一篇投稿,獲得了一本「收盤後的人生」,與有些貪財的金錢。對於作者我是認同的,前三本著作「金色巨塔、總幹事投資筆記、交易者的靈魂」我都有買,但前兩本在幾個月前趁洛陽紙貴時賣出,還賣低了些,就像股票一樣,錯過了主升段,得到了入袋為安。

這本作品比較像是小品,有投資相關的觀點,也有遊記,與一些故事,是多面向著作,是作者的收盤後人生。沒看之前,有些訝異這本書沒有賣完,原因為何? 看完後豁然開朗,原來是太多面向,對於多數人只想獲得投資內容有些很大出入。諷刺性的真實金融描寫,非從事操作的人不會感同身受,並不討喜。而遊記本來就不是主流,多數人只想看看旅遊導覽,這部分不會加分。短篇故事還不錯,但是這些內容之前常瀏覽網站的人大多都已閱讀過,少了新鮮感。唉!買書的人多數都不想收盤,所以對於作者想要收盤的心態,並不容易體會,這應該是不會成為主流的部分原因吧!

自己早已認同多元化的學習,所以作者這樣多元思維是符合當下心境的。可惜我沒有作者本事,可以從職場退下來,追尋自己的收盤人生。我還在每日起起伏伏的盤中載浮載沈,還沒有收盤,人生也少了方向,還在學習內觀、放下。

不斷閱讀、思考,其實會讓自己更加的模糊,更瞭解自我的無知,才知道原來「無」才是終極,而不是「有」。雖然知之,卻常常困在「行難」,或被人性枷鎖束縛,沒法看開,仍放不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