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看鮑鵬山的「孔子是如何煉成的」這本書,發現即便看似家喻戶曉的人物,重新回顧的感覺完全不同。讓我發現從小念論語等一些小時候不能體會的道理是一種很錯誤的教育,畢竟這是觀念的養成並非技術的培養,過小都還分不清是非來看論語這種真正的「大道理」,只會讓年幼心靈容易心生排斥與厭惡感而已,而對於那些會唸書的,不過是一種工具,得到差異化對待的工具。
從小念國文,都沒有感到文學的內涵,只重記憶,而且是偏向沒真正理解的單純記憶,現在會想到底小時候念相關孔子的生平、言行時,自己真的對於此人欽佩嗎? 還是只是書上說聖賢,就給了他一個聖賢標籤罷了,我想多數人(可能>99%)都屬於後者。這是教育的失敗,而且容易錯誤的解讀一些原先良善之事,卻走向極端的反而導致了惡的出現,這是中庸之道的核心理念,自己蠻認同這種過與不及的平衡觀念。
邊看著作者敘述著孔子的生平、言行,心中一種油然而生的欽佩感浮現,自己連這種思維、胸襟之百分之一都不及,無怪乎應該屬於小人之類,但是真切的小人才是。另一個欣慰的地方是,孔子對於其主要的學生也是多所批評,這就是要效法孔子之行有實質上的困難,如果能夠具備某一項的優勢,然後能夠守住基本道德標準,我想這就十分難得了。
不能否認的,邊隨著作者的文字,一直有那種看到太完美的東西,反而心生排斥感的心態,好像自身的不潔與孔子完人型態的潔白,有著天差地別的距離,這點是多數人不會喜歡看論語之類書的原因吧,一下子要把學習對象拉高到近神的層級,身為市斗小民的自己,自卑與渺小感不斷的竄出。
還是建議在不同心態成熟度的時期,都該去看看論語,或像是這本結合孔子生平、論語與史記等相關著述彙整而成的書。這很像西方世界看著聖經一樣的道理,讓自己至少能夠去感受那種合理且具高度智慧的思維,最重要的還是「愛」的觀念,會稍稍淡化自己一些憤世嫉俗的傾向。偏向出世的自己,會過於遠離(或言逃避)這個社會,總是要藉由這類入世思想的書,稍稍把自己拉回來一些,也算是一種中庸之道的應用吧。
舉一個切身相關的觀念,孔子主張的是「以直報怨」,非「以德報怨」,這是 一個很正確的觀念,因為後者過於偽善,反而是一個很不良的行為,孔子還因此留下很多相關責怪其學生過於偏向極端善的言論,這種直率是自己相當認同的,也因此我都是抒發的方式在排除內心的不滿,譬如爛政府機關冬烘、高知識份子的愚蠢,讓自己蒙受了損失(今天又是送我一個跌停),還是要「以直報怨」,用合理的批判宣洩,並非想要以暴制暴。
任何的不滿,最後還是要轉化為無形,人還是要往前看,問題已產生,重點是在於解決與因應之道,但這涉及投機,最好就是自己默默的承受與行動。
在閱讀時一直看到自己許許多多的缺點,又深知無法實際克服多少,很像孔子學生子路好勇,遭致禍害,但是這能夠想改就改的掉嗎,我們多數都是凡人,不禁想到了推託話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一拖拉庫的缺失也是正常的啦,重點是不成為影響、傷害別人的禍害即可。
想看看聖人之言行,回頭反思自己的不足,這本「孔子是如何煉成的」十分推薦,比直接看論語有趣多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