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關精神問題與人性的故事,我沒有很喜歡,不是故事寫的不好,主要是這種帶著隱藏性悲傷與堅強的小說,因為必須有所人物鋪陳,所以一開頭有些小沈悶,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這本獲得了山本周五郎賞,因此內容多數有一定的品質保證,作者恰巧是精神科醫生,所以以精神醫院內的人事物作為題材,再自然也不過。作者沒有想要把某種價值觀引導出來,一開始也用了 常見的 醫師樣貌,例行、無情感的問診,但最後換上了作者內心認同、站在患者立場出發的主治醫師,顯示出這故事還是要走向「希望」的那一面。

 

或許沒有真正對於精神問題下過功夫,也僅略微翻過佛洛依德的作品,在我的認知中,精神問題是一種很難以用外在行為判斷的,所以作者也批評了這點,很多犯罪者都用了這個理由,逃避法律制裁,許多社會派的推理小說也基於此來抒發不公平的聲音,歸因就是我們真的對於人類的真實內心一無所知,可以猜,但沒個準。

 

人若能夠掌握自我內心,那多數的事情都容易解決,可是如同這故事的惡霸,作者也透過秀次爺爺的理解來述說,惡人往往內心是脆弱的,在被刀次中的那一刻,似乎解脫了,多數臨死著很少不會轉趨善念,該放下了。

 

如果真的能夠有書中那小女孩的勇氣就好了,即便逆境不斷,但心靈也沒有放棄,或許這是多數人會喜歡的地方,不過我常常在想,人除了自己永不放棄外,還是要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才行,可惜每每社會走向衰敗時,犯罪與司法不公都變成了「正常」後,只會驅使人做出不得以的自我保護,如同故事中,最後秀次了結了惡霸後,醫院才回歸平靜,只能依靠非法正義的行徑?

 

常以日本小說作為主要的閱讀,因為其細膩的風格,即便是小人物或社會一隅的寫照,卻多數能夠有一定的感動能量。故事中的惡,即便是精神上的緣故,犯錯的遲早都要還,這種因果循環也是故事常見的核心觀念,可是每每從報章雜誌的社會版看到的內容,不禁懷疑,善惡到頭真的終有報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