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一午去超商共取回了11本書,包含一直很有興趣的蒙曼「隋文帝楊堅」。上午例行在健身中心度過,少上了一堂 Zumba,多了中午的餘裕時光,將下午原先多在3-4點之間出門,提早至2點多,整個下午大致做了兩件事,把之前尚剩約20%的「資深記者化身底層階級180天」看完,感覺普普,不過藉以認知已開發國家面臨嚴重的失業壓力是有幫助的,還有對於這些多少有些養尊處優的人們,一旦要進行勞力工作,真得不太能夠負荷,從作者一直沒有把清潔工作做的比較好,與清潔工作時常在換人,主要是多數人因為沒有吃苦耐不住這樣的勞力工作,這不也是台灣正在發生,並在可見的未來寫照。另,看了半本的「隋文帝楊堅」。 

每每看歷史作品,皆深感天命難違,雖人之能力是重要的成事之因,可天時、 地利與人和中,不過佔1/3,亦是後來自己基本雖無侍鬼神,但基本上是是相信宿命論。盡人事是本分,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態度、原則,可能最終能夠獲得多少,總有萬般都是命之感悟,楊堅的崛起故事泛著濃厚的天命氣味。

藉由閱讀,常見人之不足,可這往往也是自己的不足之處。採蒙曼用思考型、務實型區分楊堅的手下,自認為屬思型,主要是鮮少有主導事情的經驗來強化辦事的經驗,這裡指的不是幕僚建議的那種,而是能夠執行並看到成果的那種,雖操作應屬務實,但我不想包含投機這件本質有不勞而獲色彩之事。會把自己定位思考型,主要是執行時多數需要與人共事,因個性及後來走向勤儉之故,雖不致苛刻,但亦不具領導特質。想激發人心,多數需要恩威並濟,恩者要有那種不計得失的重賞豪氣,勤儉者多數有斤斤計較之憾,這就是生活習慣產生的自我限制。

年輕時,總會一廂情願(或自我感覺良好),認為不足之處可以補齊,可多年以來,早已斷絕此類狂想。先放棄原需改善的英文,除缺乏動機外,就是日益厭惡崇洋媚外,尤其身屬之行業,多數自以為高手的國外從業人員,不過就是自我催眠的類騙子,為了一飽私囊,不顧他人的利益(當然很多是不知不覺為之者),不去接觸至少可以減少不良或有毒的誘惑。後來,也對於無謂的技術能力說No.,因為我想效法劉邦,既使智不如子房,文不如蕭何,武不如韓信,知人善用可補自身之不足。所以摒棄追求全能,具備比較利益即可,然後就是有無思考能力來辨別好壞。雖不知當前目光是否灼亮,可自覺這些年來多少有些進步,這算是人生的歷練與累積吧。

不知未來是涼涼或赫赫,僅能先穩住身心,走著修身之路,在亂世為隱,或有出仕可能,非有強者明智領導才有跟隨的價值,這恐缺乏機會。亦無生活困頓之憂,已較許多人幸運,還能夠有這麼多時間胡思亂想及閱讀。

另,看完日劇「Scandal」,不難看但也無多少精彩之處,起因是一件小事,總有小題大作之嫌。雖想涉及夫妻間的問題,卻也不深刻。繼續要看的是頗受好評的「仁醫」,曾在電視上略微看過一點,但不曾完整的看過一集,這次算一個重新的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