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一度對於今週刊封面的吐司女孩故事有些興趣,可在超商翻閱時發現,原來翻身的重要關鍵是工作收入的增加,近幾年做業務年薪150-200萬才是累積財富的主要原因,並非依靠勤儉度日。且從文章中說明會買幾萬塊的非必需品來犒賞自己,顯然已因收入增加同樣提升了支出,否則累積的金額應該更多。有點搞不懂這樣的封面故事想要訴求什麼? 請大眾趕緊去從事業務工作,才能夠累積財富?
並非想批評賺多花多有什麼不好,只是對標題誤導有些失望,好險沒買,否則真的很浪費錢,一點啟發性也沒。
上週五美國7月就業數據不差,說就業增加人數減少,我想這是合理的預期,畢竟當前全球經濟沒有快速成長的理由,這多少透露一些,市場漲多後逐漸胃口大開,追求成長不重視價值的現況。上週有看到美國著名的 空頭 教授席勒表示,美股有泡沫化的可能,我並不認同,在我心裡,當前市場本益比14-15X大致是過去1-20年的中間水準,說泡沫太牽強,可個股泡沫化倒是很可能,美股我不清楚,台股確實很多個股走向了泡沫化。
CB已申請賣回,預計在10多天會收回資金,一張預期4-5佰,五張不過是2-3千的數字,不無小補。
現在持續強勢的個股,不少都是曾經擁有,所以那種錯過的感覺揮之不去。沒緣的紙上富貴太多了,只能自我安慰的說,還好有加減賺,如果今天台股不致收黑,今天有很高的機率可以小幅創高。>YES!
這個月開始,應可開始另一波的生活品質提升,會先以兩個方面進行,增加外食比重、對相同東西願意支出的金額可上揚5-10%,自己要緩步的習慣,不要太在意價格,放低價格敏感度,至少百元之內不要再猶豫,省個5塊、10塊對於當前的資產累積,實質幫助已十分有限。
再來就是要設法解決書了,必須要拋不掉書的羈絆,這個包袱太沈重了,可我要如何把手綑綁住,抑制這已是自己少數的購物樂趣,堵住這個宣洩出口,會比較好嗎?
所謂的目標,達到了卻可能沒什麼感覺,沒辦法人就是這樣,擁有往往不是件愉快的事,期待才是動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