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環境往往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發覺徵兆,從政大書城表示營運到10月底,將轉為網路銷售,可以得到台灣經營實體書局的結果 - 日益凋落。從幾年前金石堂、誠品都曾傳出財務壓力,而這個間台北市具備代表性的實體書店也要關門,這都是一個產業趨勢的結果,出版業還沒有度過其真正的寒冬。

 

而股價指數不也是有同樣的道理,如果佔指數成份最大的電子類股不能輪動,成為指數站上八千點的功臣之一,那要站穩八千也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我在本週一直有感覺多數電子類股過於疲弱,太偏重在傳產、金融上,這種不均衡不會是指數持續上攻的好事,不能成為主流但也不能是拖油瓶,這是我認為這幾天來一個比較明顯的敗筆。另一個問題是昨天融資增加的太多了,有人被軋空手後太過急躁了。

 

並不是要以今天爆出波段最大量卻收個黑K,論斷行情走完了,至少要2~3天比較能夠確定,因此未來2~3天才是決定重點。若歐美股市沒有問題,只要能夠量縮盤整,那還是有可為之處的。不過我遇到的困難是,現在慢慢有那種如果不是單以極短線的角度,很難說服自己入場,太多股票都走到我不能接受的價位,所以我才會在78008000之間,很少買並一直在向上調節。

 

今天僥倖帳面仍有小小增益,卻對自己過於保守,錯過了一些機會心存謙卑之意。自己還是差得遠,之前很快的賣掉那些紡織、百貨為主的綠葉,後來都讓我都持續看著他們跟我說,嘿!我還是要持續漲呢! 誰較你心浮氣躁! 明知道錯過的公車(人事物皆然),必須釋懷,可是一直有在看盤的自己沒法視而不見(沒有落實日本東照宮猴像的不看、不言、不聽)。因此,對於投機,如果每天要看盤難免要多些無謂煩惱,自以為貼近市場更能掌握行情,但多數都是多情總為無情惱。

 

如果要再上攻,個人認為電子類股必須扮演助攻才行,若還期待八千後的行情,我會更重視電子股的強弱勢。我記得2007年在電子不行後,指數也沒有再過高多少(7月高點979310月過高也才9854),因此台股許多年來都不曾在電子股回檔下,有過多大的行情的,電子不是主流無妨,但肯定不能背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