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來,看過上千本書,若要舉出影響我最大的五本書,「隨機騙局(隨機的致富陷阱)」是其中之一。

因信服作者舉的一些前人思維、例子與想法,自己成為懷疑論者,沒有堅信什麼,任何理論都可推翻,包含自己的一切。懷疑論之好處在什麼都可改進、調整,壞處是既然一切無常、不確定,傾向保守,很難賭一把大的,留得青山在是必要之務。

白話就是,信服懷疑論,少了豪賭的勇氣,幾乎斷絕了快速致富的機會。

價值投資法,集中化投資,本身就是一個風險來源,除了選股的判斷力,運氣成分從未消退,否則只要多出現幾次看錯,即便壯士斷腕快速,一個人又有多少腕可斷?(有多少資金可認賠?)

這些年來,投機表現不算理想,可如果考量安全性、穩定性,低持股、持股分散,絕對比許多人具抗跌性,即便有些價值投資者看似在2008年後亦有抗跌性,可市場轉為偏好價值投資也是事實,很多過往溫吞的好股票,突然受到了青睞,年成長性普普,可幾年來股價上漲數倍不少,或許更強化了價值投資者的自信。

幾年來現實如此,沒改變自己的思維,畢竟任何方法都有其問題、缺點。市場、運氣會變,歷史只會雷同不會重複,一樣的人性+不一樣的環境、參與者,多多少少還是略微改變,這次沒有不一樣的只有人性而已。

作者信服的巴柏,認為理論只有兩類(p.173):

ž              理論經過檢定,並以適當方式拒斥,已知是錯的。

ž              還不知道是錯的理論或還沒遭到否證的理論,但是會被證明是錯的。

為什麼理論絕對不正確,因無法完全否證,如連續環境下,單點機率不為零,白話即「凡事都有可能」,即便少見或幾乎沒人看過。

後來的科學走向實證主義,利用眼見為憑、數據等方式,試圖歸納出一些「理論」,這思維衍生出問題,一個開放的社會,不會有永久的真理存在,沒有人是完美的,因人類存在太多不理性,。

可悲的是,即便認同了不確定,亦難以完全克服,只能減少,所以自己明知看中長期,投機結果不算差,可短期一旦表現不如市場,內心還是會受到影響。如同書裡舉的例子,明明是成功交易員,一旦處於更高檔環境,看到更多明明沒比較聰明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收入倍數優於自己,心理依舊難受,比較是最難以克服的人性弱點。

不是沒有解決方式,只要多與不如自己者相處,就會放大自己的優勢。可這又顯得不思進取,心不夠堅定者,是無法做出大智若愚的行徑,難得糊塗比想像更難。

這書難掩酸葡萄心理,畢竟世俗的成就並非單純以腦袋裡懂得多少來衡量,可如果只會耍嘴皮也沒用,不能單談哲學等空話,需先取得財務自由,不用看老闆臉色過活,再來酸才有意思,否則都是空談罷了。

所以,自己效法作者,追求著財務自由,即便過程更刻苦些、成果差得多,至少,自己一直算半個心靈自由者,多數的時候,自己不會為五斗米折腰,我只想說真話、實話、追求真實,頂多在某些時刻,多說無益而選擇沈默。

人生,大概如書中的梭倫的話:「看遍人世間無數的悲歡離合,見過那麼多不幸,實在沒辦法單單因為眼前的榮華富貴而傲慢張狂,也沒辦法因此讚美一個人快樂,因為那種快樂可能說變就變。未來的事情會如何,難以預料,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只有受到上天眷顧,直到臨終還快樂的人,或許才能說他真的快樂。(p.51)

另,我也認同作者對於累積錢財的看法,「我不覺得累積錢財有什麼特別值得一提的地方,尤其如果一個人笨到不試著從財富產生一些有形利益的話。…..如果樸素過日子是目標,那麼他應該去當僧侶或社會工作者我們應當記住:致富只是自私的行為,不是社會行為。」(p.194) 所以我在學習,如何隨著財務壓力減輕後,放開自己的生活,雖習慣具備一定的束縛,可習慣是可以隨時間調整、改變的。

相信隨機性,還是會被人性愚弄,相信運氣,還是很難完全沒有投機迷信,這就是人所以為人之處。只能學習多在耳裡塞臘,檔掉許多的雜訊,並效法斯多葛精神,不怨天尤人、追求智慧、正直生活,試圖超越生命裡那些被被卑鄙伎倆所造成的傷害,或命運多蹇的起伏影響。

現在僅能做到,事後逐漸從容,事前或當下還是會被情緒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