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月底來的感冒,後轉為氣管炎的生病尚未痊癒,可因看的科別、醫生不同,讓我有截然兩極的感受,這或許隱含一些人性的共通之理,人很難不被個人經驗所影響。

先談到自己的感冒,除了幾年前那次流行性感冒外,好幾年沒有比較大的感冒症狀,一年看診都在一兩次之內。這次會在9/4去看診,並非病狀難受到無法支持,主要擔心從感冒轉咳嗽一個禮拜多沒好,且一直有一種悶悶沈沈的感覺縈繞不去,若有芒刺在背,才去就醫。

事後有做一些資訊搜尋,發現一般感冒會建議先看一般內科(或家醫科),如果好一陣子沒好,或許會轉氣管炎,甚至肺炎,這時胸腔內科比較適合,如果單純耳鼻症狀比較嚴重,看耳鼻喉科直接對於患部舒緩,也是一個選擇。

這次我9/4選擇一般內科,符合上面搜尋獲得的邏輯。當時,一般內科的醫師聽我描述症狀,建議我去照X 光後,說這是氣管發炎(語氣好像有些嚴重),且建議我一週回來複診。第一次開的是消炎藥,可能是單純想針對發炎治療。

就這樣過了一週,我大致有按時吃藥,不過時間上沒能依8小時、飯前一次這個時序。看診後1-2天咳嗽就緩解了,仍有些餘咳,或胸腔感到有些悶悶的、身體有些溫熱感這些症狀還在,因此,自認為還沒完全好。

不過我生性比較排斥西醫,非到無法忍受或有些新增擔心,很不喜歡就診。在9/12當天下午打電話回家,說沒有去複診讓老媽有些不愉快,當下就想還是去複診好了,很多事以無法順老人家之意,這點小事總該聽聽。

之前選擇的是離租處最近的健保聯合中心,多數醫師都是一週排班1次,如果要給同一個醫師看,那要等到週四下午。因蒐集的資訊中,如果是氣管炎,其實給胸腔內科看也適合,看了剛好週一早上有看診,認為之前病例都在,不同醫師影響應不大,當下決定週一早上去複診。

複診醫師稍稍對於胸部聽聽診,看了之前照的X光片,說不太嚴重,應該沒有需要這麼快複診,之前的消炎藥不用吃了,改開一點止咳化痰的藥。

光從口吻、敘述,兩個醫師差異很大,前者感覺這病有些嚴重,需要密切觀察;後者卻感覺這病很平常,不太嚴重,似乎與一般感冒無異,為什麼會有這種落差?我的解讀、推測是:

  1. *在一般內科(或家醫科),看得多數是普通感冒的病人,一旦可能影響到氣管(即氣管炎)、肺部(肺炎),就是比較大的症狀,所以會有那重視感覺是合理的,如果沒有處理好轉為肺炎,問題就大條了。
  2. *胸腔內科,多數是看症狀轉入肺部的病,看比較多不同肺部問題的症狀後,自然對於病狀也會有輕重緩急的自我研判方式,推估我那X光片顯現的應落在「不嚴重」那個區域裡,所以聽醫師講起來沒啥大不了的,原先好像沒打算開藥,後來想想還有點咳才開相關的藥。

其實這與多數人類經驗一樣,對於少見或沒遇過的事,多數會比較擔心或重視,對於常見的往往忽視或簡單處理,這對照到金融市場來,經歷過1929年經濟恐慌的人,恐怕很長的日子難以從悲觀的思維中掙脫出來;可經歷過1980年代後瘋狂的金融市場(包含股債市),多數都還期待著那種容易錢的到來,這是經驗歸納容易導致的誤謬。

最近重看「黑天鵝效應」,講述的即是,如何避免單純的從簡單歸納得出因果結論,或單純的高斯分配來解釋金融環境,可即便作者這書大賣,也因受惠2008金融風暴,讓這觀念已算在金融界普及,可至今還是沒能夠改變所謂學術主導風險評量這件事,why?

有算比沒有好?或多數的時候高斯分配可用?

相不過是,多數人都中了科學的毒,想追求一個完美的陳述方式,可是現實社會往往不是如此,否則金融投機就不會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多數人不能坦承的面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譬如面對一個無固定型態的金融市場,無法用單一方式來描述,說混沌、複雜、碎形又太籠統、抽象,加上用模型複雜化有助於讓包裝專業的黑盒子化,增加或維護既得利益者的好處,當然很難被討戰或打破,所以作者即便在許多辯論上給了那些諾貝爾得獎者難堪,這世界依舊被高斯分配所壟斷。

從就醫扯到黑天鵝效應,似乎太遠,可人被既有經驗束縛這件事,卻是相通的,我後來思維會有很大的變化,不信服多數共識、常識,就是想避免被單純的經驗歸納所束縛。

後來會持續不斷的閱讀,就是想要降低因經驗不足,導致的思維偏頗誤謬,可惜,知識之浩瀚無崖,經過了許多年,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進步一點,那怕是一小步都好。

這是我從看診,所感悟到的一些延伸想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sttw 的頭像
    sophisttw

    sophist 的投機、生活分享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