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話不投機半句多。

 

造浪者劇中有這句,【30歲之前不是左派沒有良心,30歲以後還是左派沒有腦袋】,類似的話不少地方出現過,我認為有些偏頗。不論啥年紀偏向左派或許都該唱【太傻】,比較認同這種想法:孩子談好壞、對錯,大人談利益

從執著於是非對錯,轉向以利益攸關,或許是一種人的成熟區分方式。

若轉向利益攸關,許多同學不如不見,若單談理念、思維,又剩下多少人可恣意相談?

如果連七八成真都無法展現,自然沒勁,可若展現超過七八成,或又多些從此不相往來者。

人類社會走下坡時分,多數喜歡裝(),這是近期Me Too風一起,一下子摧枯拉朽。虛假一旦為常,最厲害的會弄假成真,一般常也真真假假,如此,很難順心暢談。

如果裝無言,就失去會面意義,這是挺沒勁的地方。

隨年紀增長,自己也日漸無言,主要是能夠暢談對象太少、太少。

今天看到那玉石俱焚的娛樂新聞,深感人就是這樣,為啥會世風日下? 往往是一口氣不順,為啥別人幹沒事,自己幹就要負責,蛇鼠一窩互相撕咬,有啥意義?

這是【可憐之人常有可恨之處】有些道理之故,不只東方如此,西方早也腐敗如斯。

另一個沒勁處,許多事深談後,常常陷入一種兩分法,樂觀依舊、悲觀依舊,這兩個極端是平行線。福禍雖相倚,可人總會有偏頗,套用統計中的主成分分析,最主要因素、占七八成之可能原因往往只有兩三個之內,許多人為了面面俱到,常一舉五到十個以上可能因素,牽扯一堆、不清不楚,有說常等於沒說。

這是自己後來一定有當下的主觀,對錯不知,先有個起點或軸心。八面玲攏很好,可惜言多常多餘,或者必失。

套用【最佳利益2】劇中語,丟掉你記得的法條,找出你自己的底線,讓它成為你心裡的那把尺,或者……你的信念,那才是屬於你要的答案。人不也如此,只有找到自己心中底線,成為個人道德標準,作為身處人類社會的因應之道,才會逐漸放下一些無謂的我執。

 

但,我執依舊無處不在,呵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