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村上龍的作品我不喜歡,並不是這個探討人們精神層面的問題,與網路世界更容易讓人迷失的故事寫的不好,而是太迷惘與自我的表白,卻沒能看出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與書封面說可以產生面對未來的勇氣,簡直南轅北轍。

 

年輕男子上原面臨精神困擾,後來乾脆不去上學,腦袋昏昏沈沈的度日。後來因有著偶像崇拜,對於電腦有了興趣,陷入的虛幻的網路世界中。上原以為與網路分享其幻覺式的共生蟲,可以去發現些什麼,結果得到的是原先就有著心理問題人的回應,反而讓其更加的進入混亂的精神狀態,會毆打母親,又用棒球棒敲了父親的頭,最後還設局殺了網路上那幾個心理有問題的人,一連串的行為失序,都以為是共生蟲的關係,這或許是很多年輕人逞一時內心的抒發所可能產生的共同問題 (這或許是共生蟲的命名由來,共生的問題)

 

不喜歡這故事,主要是這類的問題,無解。心理面需要內心想通才能振作,否則就只能渾噩終日,這還是比較好的,差的就是把這種虛無發洩在別人身上,產生了暴力與傷害事件。其實,人如果沒辦法自我約束,真的與蟲子沒多少差別,只是我們可以輕易的嫌隙害蟲並碾死它(譬如蟑螂等),卻沒辦法把人類中一些行為似蟲的人剷除掉,受制於很無謂的人道思想裡,之前對於死刑的爭議也如此。

 

我看了幾本村上龍的作品,不知道為什麼都感到比較虛無的那一個面貌,雖虛無是一種真實的展現,但如果我們本身都有一定的虛無成份,看這樣更虛無的故事,豈不是感到沒有明天了。從其第一部成名作「接近無限透明的藍」就已經是以年少輕狂的吸毒、混亂男女關係、內心空虛為主體,而很多社會的探討也還是偏向黑暗面,那如何才能走向黎明呢。

 

瞭解真實是必要的,但是帶著迷惘、空虛的方式,讓我有看不太下去的感覺,即便看完也不會喜歡那種灰灰的感覺。我比較狠心,如果社會有太多共生蟲,最好還是把蟲消滅掉,否則蟲可不會乖乖的、無害的存在。人一旦被空無感主宰,最後發狠、發瘋將十分常見,至之不理容易釀成蟲蟲危機,那可就真的不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