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看一本芝加哥經濟學派的書,兩個作者之一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書中把其每週Blog文章彙整成一些主題,內容很多都在其他的經濟書籍探討過,或者與人生、政經有關的議題。看了一小部分,我覺得分析的思維太重所謂的「理性分析」,其中用到機會成本的概念作為判斷的依據,不少。

我後來覺得,如果採用機會成本分析,很容易陷入周星馳電影中的著名台詞「一秒幾十萬上下」思維。到底如何客觀的去衡量每個人或每件事的機會成本呢? 很可惜沒有客觀的方式,所以多數都是主觀的引用或自以為是,譬如探討塞車好了,到底塞車會損失多少經濟成本呢?  如果認為每個人的時間價值很高,算出來的金額就會相當驚人,可是有多少人真的具備高時間價值的成本,在塞車的那段時間,如果沒塞早一點到工作崗位,難道就能夠產生經濟價值,這一點我很懷疑,因此採用這樣的分析,存在著嚴重高估的問題。

正因為可能高估機會成本,難怪多數的決策都偏向樂觀,導致了高的失敗率。這種判斷的迷失,是否正是社會無形中的資源耗損之主要原因之一,畢竟這種觀念已經隨著管理學的盛行,深植多數經營者或創業者的心,以為手中拿的是倚天劍、屠龍刀,可現實中多數人手中拿的都是廢鐵。

之前已分析過,水果電腦公司崛起,並非如同1980年代個人電腦的興起,或1990年代網路興起一般,帶來了新的商機。水果公司的任何i系列暢銷產品,都只是掠奪既有產品的市場,使得整個市場的餅沒有被做大,這種屬於規格與UI的創新,能夠帶給世界的幫助有限,畢竟是踩著別人的屍體向前邁進,陸續倒下或跌跤的有,舊手機霸主、舊智慧型手機霸主、舊MP3播放機市場霸主,現在輪到了NB市場,在慶賀A公司股價屢創新高的同時,孰不見一堆舊人在哭,如昨HP股價創數年新低,今天台灣一堆代工廠股價重挫。

這時候,面臨了機會成本的抉擇,是要等待這些受創的公司,有爬起來的一天,還是喜新厭舊的,更換成一些看似明天更美好的標的,往往不容易衡量,因為機會成本的價值,本來就不恆定,這時候每個人心中的那把尺又漂移了,是要順從市場,或龜縮的鴕鳥心態,又或堅持自己那沒把握的想法?

談到這兒,恰巧市場也被電暈了(重挫的以電子股為主),是否要轉換的機會成本又浮現出來,我這次有點硬派,想要讓相信前三大持股一次,不想換牌,等這個月底3Q的財報開牌來見分曉。過如果有很沈重的損益下跌可能,或許會些微減持,以減緩當前持股金額偏高的壓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