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市場持續走下去,就是補漲與中小型股的機會,近2~3日後者表現尤其明顯,只要被鎖住,就是一種不顧一切式的狠拉,這種表現方式應該是未來好一段時間的常態,當沒有2~3年以上的榮景可期,人只能走向短視、貪快。
我雖「守優於攻」,但至少幾年來多數的時候都能夠做到「跟漲」,只做多的人如果沒法跟漲,那除了離開以外別無他法。上週賣光兩檔有表現的持股後,果然開始恢復牛皮本色,今天是近6個交易日來前進最少的一天,做了很多人認為的蠢事「汰強留弱」,而我只是想要維持區間盤的作法,因自己看不到9、10這種夢。
看到很多機會,不會不心動,只不過我已放棄追逐了,這個年紀也不用太過急躁,如同常聽到別人談著投資房地產很好賺,我選擇棄權,人總是要抉擇做或不做,然後把事情從內心中放下,不再被其過度打擾。
假日除了與家人聚餐,運動,沒有留下什麼特別的記憶,可能是近期也沒啥大事,所以會感到日子更平淡些。閱讀速度慢了些,可能會略微少些紀錄,如果有些書不是太值得談,就把它當成雜訊好了。一旦閱讀的頻率高,雜訊是一種避不掉的事,週五看的克魯曼的「下一個繁榮?」肯定是個大雜訊。
克魯曼思維走偏了,偏向政治思考,會把自己拉入一個「異度空間」,以為能夠用學術模式,回顧以往百餘年美國政治發展,想藉以發現一些好的方向可以遵循,譬如1940~1950年代的新政。我想快速的翻閱後,很難看出到底如何能夠做好政治,並讓政治成為引領經濟的火車頭,只有感覺一直在人名、黨等名詞中穿梭。即便其倡導全民醫療,以人道關懷的立場很好,但還沒做到全民醫療,已讓醫療負擔成為美國財政上的大洞,佔政府年支出10~20%,持續做下去沒有想好財源或如何整頓醫療的浪費,想做更多不是太過理想化(學術人士的慣有思維)。
我想克魯曼不畏當權,長年抨擊小布希依附財團是對的,因為依附財團只會讓政治更加腐化,但這樣就夠了,最好不要涉入越深,然後成為一種無謂的浪費時間,反正政治考量往往都是利益至上或利益妥協、交換,不是用理性的角度就可以解決的。而且其書中提到似乎加稅在過去歷史上的效果不錯,也沒有傷害到經濟,可是在當前資金流動容易的前提下,加稅一定會造成資金大量外流,容易使自己國家的投資、消費萎縮,這可不是單看過去經驗可以知道的事,要知道「世界一直在改變」。所以這本真的讓我感到蠻浪費時間的,也很快的翻完丟在一旁。
輪動呀、輪動呀,就看看能否輪到自己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