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禮拜平均去1-2次大賣場是我的例行活動,昨天下班時剛好沒啥雨,想說就到大賣場看看有無便宜貨可撿,結果看到了一個很奇特的情況,常去的那一家竟然好像被大搶購,貨架大約都有30-40%以上的空置。而且另一個大問題就是,很少折扣活動,整體商品的價格都比預期高的多。菜價上揚可以預期,連綿的雨不利蔬菜生長,但是其他的東西也都很貴,連麵包、熟食等也都沒啥特價,所以我逛逛後實在買不下走,只消費了25元,我心理比較擔心的是,明明遇到不景氣,但因為價格上揚的遞延效果,會讓今後至少半年到1年的時間,很多物價都會居高不下,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個月很多國家的CPI還在走高(中國除外),有相似的原因。

 

可能因為每天都在投機上,失了帳面上的血,所以更感受到生活的壓力,而近期又因博客來有些促銷活動,很賣力的買了好幾張小朋友(書佔90%以上),有點想要消費來降壓的感覺,這也加速了資產的下滑,僅剩十多天就要終結這個失血的年度,2005年以來第二個損失年度,而且金額還比2008年多,這點是自己明顯的失敗。

 

當然會不免想起,自己老姊的及時行樂觀念,賠掉的很像煙霧一樣,看不著、摸不著,還不如去花個痛快。人的選擇真的很難從事後去分析,因為結果已定也無從改變,只能笑笑的說,沒辦法是自己無能嘛,賺不到錢還賠錢,能夠怪誰? 我買的是一個「機會」,而那些沒能做的消費都是買這個機會的代價。

 

交接了例行工作,發現自己真的很不喜歡這種枯燥的內容,第一是太久沒有看程式,所以一開始也只能依樣畫葫蘆,沒法真正的去改變、調整什麼(雖然看到了不少問題存在)。此外,整理資料真的需要細心,而現在的自己細心度都不知還有沒有剛畢業那幾年的一半,這也是個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來源數字就不可靠,因此即便花很多細功夫去磨,最後還是劣質品,這點才是這公司的關鍵問題,而且是沒得解的問題。

 

自己的抗跌功夫還不夠,下跌千點有機會返平,譬如原如果有機會上攻8千,自己有頗高的可能會翻正,可惜這機會沒有出現。只要下跌超過1500-2000點,自己也是兵敗如山倒,這點確實是一個蠻難克服的弱點,暫時只能接受外,沒有奇蹟可以扭轉。

 

可能是自己很遜,不知為何感到這波台股的下跌真的是僅次於金融風暴或網路泡沫的一個慘烈結果,沒有如指數下跌兩千點上下這麼輕微,連我都遇到不少持股下跌超過30-40%,何況還有更多腰斬、再腰斬的股票,都有些讓我失去判斷的依據,到底什麼樣的標的才是好選擇? 自以為滿手好牌,還是打的很差,這點是自己錯覺,還是真的市場果然是暗濤洶湧,冷不妨就把人捲走。

 

這也是近一週我停止買進的原因(還略微減持約5%),自己有些膽怯了,過去這時候往往就是相對低點,可是我沒有把握,這次是否不一樣。即便我資金管理無問題(還有近半數的糧草可用),卻沒有足夠的勇氣冒進,這很清楚的彰顯了自己的性格,我不是賭性堅強的人,我信服的是意外,在意的損失,怕的是沒有青山可以再起,因此我要放緩腳步,寧願錯過,也不願再次身陷泥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