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在出版時的2009年,曾在當時還在環亞內的法雅客大致翻閱,也認為這本值得買,之前因為價格遲遲沒入手(主要也是翻閱過,不太急迫就是了),這週才用了約四五折入手。

 

再次閱讀,還是與第一次翻閱的感想相同,這本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談「未來前景」是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內容,記得在20082009年時也曾與友人提及,自己對於未來的股市認為會陷入一個長期的盤整期,以歷史時期來比喻,就是美國的1970年代,這點至今都還沒改變,而這本書第一部份就是在談作者也認為未來也會是一個長期的盤整,並舉了很多歷史來說明,這部分既回顧,又能夠去思考走入盤整是否合理?

 

第二部分談作者比較個人的「積極型價值投資法」,這部分我倒是認為見仁見智,因為投機方法過於多元,又涉及個人性格的限制,所以多少都是參考,把別人的思考、方法當作自己學習或調整的可能,但整體而言這種以價值思考為基礎的方式,還是適合多數人,先求不敗再求勝,本來就一直是自己認同的事。

 

還是要稍微吐嘈一下作者,作者認為「專業投資經理人沒有餘裕玩橋牌或讀非關投資議題的書,至少公司不會付錢讓他們做這些事。雇主並不了解我們什麼都不做其實是在效法投資大師。…..」,前半段我不能認同,因為投資也是整體人生的一環,補強各種人生知識,包含文學、歷史等,並非不學無術之徒。如果會講出什麼都不做其實也可能是對的,那去補強自己過於缺乏的普世智慧(採用Munger 的名詞)又有什麼不對,多數公司不會付錢是因為迷失在群體思維之中,或者迷信與內線(非法)資訊中,這反而不是一個正道。

 

不過看到作者從品質、成長與價值三個構面來思考股票價值,這些思維還是多多少少帶給自己刺激,只有不斷的讓自己願意改變,或能夠培養耐性,形成適合自己的模式,投機勝算才有提升可能。我一直沒有放棄這部分,做的不好更要自知,而這本多多少少帶給自己很多思考的趣味,尤其強力推薦其第一部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