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千本的書,我瞭解到除了親人之間是人生一個必要學習外,另有兩個很值得嘗試的事,尋找另一半及養育下一代,只是我還在逃避。

當然朋友之間也會有彼此交互影響,可是沒有一起生活,少了日常瑣事的考驗,況且即便是好朋友,與成為親人的還是有本質上的差異(多數是心理面),這也是為什麼這兩件事會這麼充滿學習的空間。

 如果能夠處理好這兩件事,肯定能夠從過程中學習、獲得:

1.     更深刻的瞭解「愛」,人類多數的愛都存在家庭之間,雖說後來因此有很多的恨產生,但是愛恨本一家。

2.     從中可以學習或體會到很多人生的美德,如包容、忍耐、承受、樂觀等。

3.     如果更極致的,可以得到人類追求的至善,快樂。

當然,以上是從好的方面去想,雖沒有真實的數據可以支持,可是看看社會新聞,又或從書本中的故事中,都可確知能夠達到以上好處的是少數。自己是理性的人,往往用著機率(可能性)來衡量事情,這兩件事都未果,主要是主觀機率轉差的可能高達8-9成,然後就退卻了。

會說這件事,是看到朋友的老公對待小孩真的蠻用心的,當下很是佩服。不禁想到,如果這付出沒辦法說服自己成為「沈沒成本」,這時候性格就成為決定因素,如果性格中少了包容、忍耐、承受、樂觀等,往往會朝不好的方向發展,度肘自己的斤兩:

1.     包容性不夠,否則不會至今與親人之間仍有芥蒂;

2.     忍耐度不夠,行事日漸直率後,這部分改善受到阻力(很難去判斷善意謊言的需要性或適用時間);

3.     多慮性格,使得自己並無法真正去承受問題懸而不決,因此要不是當下解決,就可能轉成逃避,可是家庭問題能夠當下解決的,希矣。

4.     若遇到很多不能解決之事,樂觀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支撐力量,但我偏向負面思維,會讓自己更容易陷入痛苦。

想起了看鄧惠文的「寂寞收據」,舉了一個蠻典型的年紀的愛戀過程,以女人為例,二十多歲往往理想化,找一些根本與自己無法相處的人在一起(不是流於外貌協會,就是容易被年紀較大成熟的對象吸引);三十多歲時有些成熟,可能會找與自己相像的另一半,卻不一定能夠忍受那種看到鏡子中自己;四十多歲如果還在找尋,這時候就沒啥要求,即便遇到是不良或不成熟的對象,可是更取所需不也很好。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想太多沒有,直接去嘗試也不一定會有,相信「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還是面對的不確定,繞阿繞又回到了「選擇,然後接受」的老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