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正步入中年,所以對這部日劇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認同感,撇開戀愛這個議題,我想生活或價值觀,才是這故事吸引我的地方。

這是個平凡的療癒類作品,很像看很多日本小品類小說,平凡、輕鬆卻深刻,男女主角那中年單身雖寂寞卻保有自我性格的行徑,是自己認同的生活方式,我不也一直率性而為的活著。

採用具備地方特色的鐮倉拍攝,有海邊景致、神社等風景,又有好聽的配樂,即便是探討中年之愛,少了興奮或外貌牽絆,還是能夠帶給人溫馨,在偶而孤單的日子裡,就是需要好書、好劇或好電影來提振一下,讓自己重拾生活的動力。

很認同「鬥嘴」是一種隱含式的親近表現,想到了小學生喜歡鬥女生,那多少帶有喜愛的成份。又家人之間難免的爭吵,如果不是性格特別乖張,否則多數人確實只會與親人出現激烈吵架,到盡中國俗語「家醜不便外揚」。人與人之間,因為性格往往天差地別,溝通變成了一種聯繫情感的方式,能夠有共同的興趣最好,另外如果能夠有鬥嘴的話題也很棒,至少不會走到相敬如賓這地步。

「人生這東西,或許本來就是寂寞的」,這會是所有尚未找到幸福,又能夠自省者之共同的體會吧。對於小泉今日子展現的性格我不懂女性心理,所以很難說些什麼,不過中井貫一的大叔思維,我倒是心有戚戚焉,保守、無聊不有趣、老土、直率性格等,在自己身上多少有些影子。

邁入中年,多多少少都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不少人採用的方式是年輕的對象來談戀愛,這真的適合嗎? 或許一開始的新鮮是很好的激素,可是新鮮感終會消退,生活與價值觀的差異逐漸浮現上來,然後唯有具備無窮包容的人可以克服之差異,很像酗酒後多數是頭疼,鮮少是精神飽滿。

賣剩的很可憐? 看著迴轉壽司,一直沒被拿走的下場就是丟棄,人是否也是這樣呢? 這故事最後說了,不要因為寂寞去談戀愛,但沒有寂寞時,往往又缺乏去找尋的動力。編劇很高段的寫出這樣的話,「大人沒有不寂寞的,因為大人已經意識到人生終將結束,而這終點,沒有人能分擔。所以高興的時候就要盡情歡笑,悲傷的時候就要盡情流淚,人生就算沒有愛情也可以很精彩,因為我們本來就該為自己而精彩」,十分有道理的話,可惜很難做到,雖已不致「不知不覺」,還是難擺脫「知易行難」。

故事裡經常用鬥嘴、一起聚餐、活動等方式,來營造出一種歡樂的氣氛,或許這就是人們規避「寂寞」的老招,當然酒、色、賭、毒等不量嗜好也是因對方法,卻更是自我毀滅的途徑。若是一個人,或許看好書、好電影、好電視劇、好音樂都是對抗「寂寞」的好方式,至少當下的我,也只能這樣了吧。

至於有沒有戀愛,只能隨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