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延續作者前作「民國100年泡沫大泡沫」對於高外匯存底的看法,並增加相關的經濟歷史回顧,大致上可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

1.     初步瞭解國際收支變化及簡明相關歷史

2.     初步瞭解為什麼多數出口國面臨設法讓貨幣貶值的囚犯困境

3.     貨幣確實是當代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故從貨幣去看泡沫,多少有些意義

4.     美國設法補貼國內糧食的政策,又設法向外獲取能源,這用陰謀論來思考,多少有些可信度

另引用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話:

1. 1971年當時美國財長Connally曾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問題!」

  > 沒錯,現在美元、美債是多數經常帳盈餘國家的共同問題。

2.季辛吉曾說:「誰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誰控制了能源就控制了國家;誰控制了貨幣就控制了世界」。

  > 這真是一句很實在的話,或許美國一直都採用這三個方式來控制著世界。

3.凱因斯曾說:「一位聰明的銀行業者並不是能夠預見危險並事先加以防範的人,而是在風暴來臨與同業一起毀於被公認為正確的傳統方式之下,這樣就沒有人會抱怨他了。」

> 懂得人類心理的,就知道社會的墮落就是起因於這種自私心態!

我不以為然的地方有:

1.     作者基本上是採用「世界仍會不斷的成長」的基礎假設再作推論,所以才會有認為利率會走高的看法,與認為只要有其他的創新、生產力提升等方式,美國仍可以突破當前僵局。可是,請問2000-2010年整整10年,除了原物料操作及用房地產泡沫等產生了假性榮景外,真的有「生產力提升」這件事? 如果沒有,期待這是解救未來經濟僵局的靈丹妙藥,會不會太不切實際? 作者老在批評像台灣這些出口國,盡做一些低毛利的生意,可是有什麼既是高毛利又是必需品的東西可以做嗎? 網路、軟體等看似毛利高,可是這並非必需品,如果經濟走向長期低迷,這不過是取代效果而已,那也不會是一條安穩之路。若走不出困局是正常狀態,那如果採用激進的方式逼迫產業轉型(譬如讓貨幣升值),那會不會因為囚犯問題,生意先被其他出口國搶走,然後國內的經濟更加雪上加霜呢?  我還是認為批評可以,但設法站在親身面對的角度去思考,會有很不一樣的看法出現,至少我認為這是一個無解之局。

2.     正因為站在成長的假設去看,才會推出利率走升可能造成房市泡沫崩解的看法,可是我們事後來看,經濟弱勢成長讓提高利率的時間遙遙無期,這就是對於整體經濟缺乏一個想法緣故。

3.     中國的國際化的最大問題還是在政治,如果沒有先解決這點,談人民幣是否可以成為國際流通貨幣,這不是很無謂嗎?

4.     每每看到人提到成長,然後提到所謂的人口紅利,我只有想到的是「人口負擔」。看到很多經濟探討的往往都會擔憂人口老化問題,但我更擔心的在面臨全球經濟走疲的時代,全球人口過剩才是經濟上的困境。因為很多人被附加價值的觀念所說服,讓非必需品的服務業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可是所謂的高附加價值不也只是貨幣造成的幻象嗎? 當前人口數的負擔,多數國家已經都養不起,政府破產不過是時間的問題,那請不要再獎勵生產了,生育的負擔本來就在於個人身上,我想未來的哪一天,當年輕人失業狀況惡化像歐洲一樣,很多人才會突然驚覺,原來獎勵生育只是在製造未來的問題 (啃老族等)

或許出口國輸出勞力、資本給入超國,換回其貨幣、債券至今看起來是一場騙局,可是這就是貨幣過度發行後,原先就會產生的問題,一點也不意外。換成美元好像掉入圈套,那持有本國貨幣就會比較好? 在貨幣氾濫時代,金融本來就以脫離實物在發展,因此我們只能期待貨幣崩解的時間能夠越晚發生越好,能夠享有當前這虛幻貨幣創造出來的繁榮時間越長越好,想要逃脫這個困局,我個人是認為,門都沒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