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更動人選後,知道的當下,初步的反應有點小孩子氣,自己亦反省這個不成熟的心理。

這變動的感想是,公司顯然是無謀之舉,不論是時間緊迫下的選擇,或自以為任用青壯的魄力,在我眼中都是錯誤的決策,理由為:

  1. 公司原已不重視這單位,原主管至少還跟其他主要部門主管站在同一個工作經驗(資歷)水平,如果這公司是屬於科技等重視創新產業,那我這說法很無謂,可這是一間老式公司,多數主要部門主管都比新主管經歷多上5-10年,或超過一個生肖年輪,試問未來這主管如何與其他部門做跨部門溝通,在中國人多數的思維裡,一定會這樣想,懂個屁,不過是個小屁孩嘛。

>>這可能會衍生出部門更式微問題,很多人家不要的工作,新主管可能不敢推,接在手裡一點幫助也沒,如果只是要下面的人承擔,老實說我不是逆來順受的性格,如果這樣發展,就會有部門內衝突可能。

>>這公司因沒有新人培育,任何部門內衝突、不和諧,都是潛在作業風險增溫的來源。

  1. 讓公司原潰散緩步的組織,更加速潰散。多數公司內部人員數年間都無升遷、加薪機會,可外來的和尚反而比較吃香,試問內部人會怎樣看待這件事,我覺得只會讓內部人對公司更失望(失望就是提不起勁、異動的起點)
  2. 或許年輕的主管會有一番新作為,可這要看環境而定,在努力會被看到、處事講道理、聽真話的環境,我認為任用年輕主管是好的激勵,如同第1點所言,一些創新為基礎的企業,本來就無年資的考量,可這公司的環境是如此嗎?如果不是,衝勁往往會成為失望的來源,可能的影響是自己做沒勁很快就想動,另外如果只會叫下面的人衝,會讓下面人異動的更快。

>>老實說,而立之年以前,我不曾有這種想法,認同勇於任事,可後來我比較信服,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道理,如果將帥無法看清局勢,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對於自己與下面部屬都是傷害。日劇半澤直樹為什麼能夠打動許多人,因為錯誤決定往往承擔敗戰責任者,都是下屬。

自我反省,儘量不要傾向負面思維,可這麼想,都偏向了負面,唉!

我的短期因應之道是:

  1. 多觀察、少表示意見:現在主管因可聽進別人的話,所以我才會表示很多個人的看法,可新人是否如此不可得知,況且如果不是具備包容心胸者,多言多錯,反而會導致很多無謂的衝突,外顯或內在皆然。
  2. 暫停市場看法的提供:之前會不時提供市場看法,主要是現在主管強項非在市場面,比較利益下,我比較擅長此處,故會認為提供看法多少有截長補短之效。可新人是否如此,還要觀察。
  3. 對外減少發言:之前因認同現在主管,有些事情我會主動處理,或者先站在第一線發言,老實說這作法很像打戰時,本來就是先鋒率先出戰。因不知是否會認同新人,所以沒有理由當先鋒,要知道先鋒往往比較容易陣亡。
  4. 多把牌推給主管打:上面13的作法,就是多數都說沒意見,或言那主管您有什麼看法呢?缺乏信任下,不要先出牌是比較好的因應之道,沒辦法,世道不好,只能先小人後君子。

我習慣任何事情都會事先想一遍,先有個初步作法,後來再因應實際狀況調整,這是我初步思考後的結果,剩下的就剩見招拆招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