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台幣波動很大,加上台股不振,投資壓力讓大主管很頭痛,其「童山濯濯」的腦袋,更顯疲累。看到這種情況,我深自警惕,外貌無法改善,但腦袋瓜中的煩惱可以減少,投資(機)中的壓力多數是負面的因素,做出錯誤決策的機會大增。

說的一派輕鬆,要將金錢輸贏小看,未必能夠,這是一門功課,投資(機)的進階課程。若把壓力分數訂在100,可以做到壓力舒緩、能睡、能吃、能不失去信心,就算及格。自我評量,大概抗壓力有50分吧!損益當下難掩心情,但是發生後能放下,日子還是要過。

發掘「心理」在操作上扮演的角色後,就會瞭解「靜心」有多重要。或許在上班時刻看書有些異類,這卻是自我「靜心」方法。當操作不是建構在「電話、網路、MSN」上,急什麼? 什麼是社會學,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學問,因人而異,因地制宜,所以資本主義也對,社會主義也對,端視作法,而不是觀念差異。

我用「不管別人怎麼想」來減壓,用降低物質慾望來減壓,用減少資訊來減壓,還是會被跳動的數字誘惑,這可以稱做「投機上癮症」病發,眼睛可以短期離開,卻念念不忘,直到收盤。要完全無壓,只有在真空中,那就是「金盆洗手」時,真的可以擺脫投機者身份? 去問問那些賭徒,就知道答案了。

這種癮比「權力癮」好的多,至少自殘,不會蓄意傷人。權力慾會讓人年華早逝,看看那暴斃的登山者,即為一例。前仆後繼的人還在朝「操作癮」、「權力慾」等方向邁進,這可不是「天路歷程」,沒有天堂,只有相似的路上誘惑不斷。容易錢、千呼百喚好棒,如夢一場,夢醒了,同時也達到了「減壓」,原來這就是解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