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回到重前,真能做得比較好?很多聰明人都很難避免這種一廂情願的以為。

週一看了一篇蠻有意思、有關投機的Blog文章,「股市的操作週期與資金量成正比」,從一個過來人角度,去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投機方式。該作者分了四個資產規模時期來看這件事,認為不同資產水位該採用的策略不同,這思維具一定的正確性,確實隨著資產規模越大,眼光需要看越長才合適,只是真的可能做到如作者認為,….把時間、精力、資源、經驗都放在對的事情上,這樣一來才能夠在運氣、趨勢與對的時間點多重碰撞之下,出現你預期的財富大量增長,進到財富自由」?

如果是我,即便讓我重頭來過,也不敢說少了過程,會形成現在的自己,這很像武俠小說裡的練功一樣,多數功夫都是要下苦功,有所成十來年跑不掉,單純想要快速獲得,除了吸星大法等邪功,才有可能。在投機,甚至推展到人生,如果少了過程的錯誤經驗,很難會產生深刻的體悟,進而影響並改變自己。

確實有很多年少的成功例子,只是我也無法研判,這是天生能力,還是僅僅幸運而已?

不可能沒想過,如果早一點在投機上有所覺悟,該有多好。或事後諸葛的想,如果不要這麼怕死,該有多好。可這類的想改變不了事實,也很難影響別人,這也是為什麼多數人都看過投機類書籍,尤其是巴菲特相關的書,卻很難做到或仿效,人、事、時、地、物全然不同,所產生的變化自然相異,試問如果蝴蝶效應合理,連雨林的一隻蝴蝶拍拍翅膀,都可能在而後引發難以預料的結果,何況人生呢?

認清現實,這類的妄想自然解除。

進入2015開始,投機陷入膠著,沒虧到也賺不到什麼錢,如市場震盪著,唯一的體悟是,賣掉的多數最美。截至今日主要持股與去年底相差不大,但這些還會出現帳面上,依我的操作習性,就是沒表現或負表現的居多,常常需要唱唱「聲聲慢」,持有的往往不是最美。

不過這種心態實在常見,操作模式沒改前,只能去接受,握住一團被我嫌棄的股,錯過的永遠最美,早在一旁恥笑著我的傻。

後來,比較明瞭事理,才能夠瞭解,為什麼我更常會感到錯過,因我時常觀察上百檔股票,持有數達數十檔,這麼龐大的數目,雖不及台灣上市櫃共計一千多檔,也是個驚人數量,看多後發現錯過很多,機率上本屬自然,這是我現有操作模式使然,沒辦法避免的。

哼哼哈哈,不過是在舒壓,沒多大意義的自我療癒吧。

今年開始,很想要找個5-10檔,好好的來壓一下,可擔心市場基期太高,還是僅僅在腦海裡轉呀轉。我的過程、性格塑造出怕怕的性格,很難說扭轉就扭轉,不是怕萬一,就是怕畫虎不成反類犬,想改變真的需要很大的魄力與勇氣。

跨不出那一步,只好繼續頓張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