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涉及不確定性、自己願意去做就可完成之事,通常不在我的考量中,這部分只有願意不願意做,與想要達到何種水準之別。

 

 

我不會針對那些自己單獨之力就可完成之事太過著墨,這部分須自己判斷的只有,願不願意做,及想要達到何種水準兩種選擇。我確實不會把這類事當成挑戰,這類事或許已被當成本能反應處理。

 

且我後來認同80/20(70/30也可)的幕次法則思維,只要認為不重要的事情,大多的目標就放在及格之上的60-70分,比較重要的才放70-80分,鮮少有認為完成度須超過80%,因行百里半七八十,除非必要,想要補強後面的2-3成,往往需要多花費一倍,甚至更多的時間。

 

而且,最後的困難往往如同幕次法則一般的,呈幾何數列上升,意謂花時間、氣力還不一定能改善成功。

 

試想,如果原先就意義不大,或非十分重要的事,為什麼要多耗一倍的時間去做,還可能百忙一場,因此,從而立之年後,我顯少花太多氣力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只有閱讀這件事情除外。

 

幕次法則簡單來說,是認為事情往往只有少部分重要,如同凹曲線一樣,一開始斜率低,只有後面才會快速的往上成長(斜率變陡),故專注在少數能快速成長的,才會得到比較好得結果。

 

這也是我多數事情都會先研判重不重要,不重要就簡單處理,這樣才可能減除一些不必要的煩惱。我也是自尋煩惱類型的人,一旦輕易把事情視為重要,那煩惱的肯定事情太多,可能會活不下去。

 

我對於不確定性為主體的人事物,即我個人無法自行處理好的人事物,我當下通常採用的是盡人事聽天命的隨緣,雖我也還做不到知行而一,也常被自尋苦惱所困,但我已不會太強求自己,這是一種活著的妥協。

 

如果我與妳們的認知不同處,應該在我對自行可處理之事,因對於多數事情不認為重要,故在我進行時就不容易造成自己的困擾。我不會認為不重要的事情要做到多完美、效率多好才算成功,如同社會不需要蚊子館、不需一直挖管線後再填平一樣,這類事情做得再好、再快,有啥意義,最後不是廢棄(蚊子館等),或者又再挖挖補補(那鋪再平有啥意義),都是白忙一場,何需太較真呢。

 

當然,這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判斷什麼需較真,什麼不需較真,可惜這沒有標準答案,因人而異,越有所求的人,需較真的人事物越多;越無所求的人,需較真的人事物越少,故我在學習降低要求、慾望,學習放下,以減少較真,故當下需較真的人事物,還真得不多了。

 

以我而言,身處亂邦只有兩種作為,可為、不可為兩種,可為需要對的人,只要人不對了,多數就是不可為,不可為時如果不是要爭權奪利,那多數就是當個隱士的無為。

 

很多人對於不積極作為很是排斥,但這可能都誤解了無為的本質意義,無為不是甚麼都不做,而是設法尋求負擔最小的生存之道,並且一定要保持腦袋清醒,因無太多負擔且腦袋清楚,一旦想要為之,也不會有太多阻礙。

 

可多數人都曲解【無為】或【禪】的本意,試問做太多傻事後,腦袋還能保持清醒嗎? 保持不愉快或怨懟的可能性最高,這樣真的要做時,還能夠四兩撥千金嗎?

 

故無為的本意是,不讓自己戰力下滑的基礎下休養生息,我大多時候的目標即是如此。

 

不過,我現在還多了一些限制,如果單純為了少數人利益的事(如高管利益等),肯定不會積極去做,這如同日劇【Doctor-X】一樣,除了自認為有意義的事(劇中主角最有意義的事就是開刀),其他就是【不幹】或【應付】二擇一。

 

或許真的是如此,我們面對的是不同問題,故我可能太輕易認為沒問題,無法深切的感受妳們的問題,這就是人的差異處所在,很難真的單憑想像去設身處地思量一番,大概都只能做到推測而已。

 

但不論面臨的問題有啥不同,比較理想的處理方式還是要順著性格,如果太過壓抑,反容易帶出壓力,及未來的痛苦,我也一直試著去調整性格,朝放下、包容方式前進,不過正因性格,這部分也常常卡卡。

 

雖自我改變、調整很難,但肯定比期望別人改變、調整容易,持續修養心性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sttw 的頭像
    sophisttw

    sophist 的投機、生活分享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