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蘋果日報總經理對於創立經過的一些經驗、行銷與管理等方面的散文匯集而成,整體而言是屬於一本管理性質的書。
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雖尚未購買,卻對它有著期待,畢竟想殺入一個正處於衰退的行業要獲利是很不容易的,但蘋果日報做到了,是一個成功的案例,這其中必定有些想法與經驗可取。
讀了以後,雖整體感覺還算一本好書(中上),卻對於這個營運模式沒有太令人驚訝的啟發,就是以「品質或言迎合消費喜好」來爭取市佔率,藉以增加廣告收入來弭平報紙發行的損失,這適用於多數產業,很像製造業中在剛切入市場時必須用促銷或同質低價來取得市場,然後想辦法壓低成本來獲取營業利益的道理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先一開始就篤定會先虧錢的壓力很大,所以這是一個與抗壓有關的經營,像是作戰時先退到海邊,想做背水一戰相似。
看管理、工作類型的書會產生一種兩極的結果,覺得心有戚戚焉時會很喜歡,覺得沒有這麼實用時會感到無趣,我想這是多數管理類型書籍的一般特性,當然在管理書籍中比較具備特色的就是用說故事來講管理,但這很不容易,畢竟故事還要兼具通達的特色,而多數人並非講故事的能手,故管理的書大多還是用兩種方式呈現,呆板的理論,或集結式散文,這本屬於後者。
書中依舊提及了許許多多行銷的學術用語,但作者的觀念是正確的,任何的管理觀念並不重要,且最好不要陷入名詞的陷阱中,管理重視的簡單就是三件件事,事前思考、貫徹執行與是否賞罰分明的檢討。當然,這樣說依舊是知易行難,不過就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執行,因為有執行才能夠產生反省檢討的機會,也可以驗證事前思考的得失之處,我把自己歸類為行動派的一份子。
蘋果日報也是用行動創造出來的,雖後來走向八卦揭弊、隱私與消費報導兩種路線,雖貼近人們喜好,卻是一種過於從眾的媒體,這會讓社會價值觀更趨向人性的負面本質,這點我認為還是弊多於利,卻也不可否認其揭弊的好處,多多少少對於不好的人事物產生了一個隱性的遏止作用。
蘋果滋味到底好不好,試過了好多年,也慢慢看出原來任何水果都是不能吃太多的,否則把輿論導向一種過於從眾的方式,真實卻不太具備教育意義。當然,如果從經營企業的角度論之,這幾年的經營算是一個成功的範例,從無到有還是令人佩服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