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把某一檔持股提升到佔持股超過3成、金額超過歷史最高約50%,整個組合幾乎被這檔牽著走,陷入一種新的震盪學習。

 

如果有覺知的話,人生無處不在學習。自從不願於台股追高,僅維持三成上下持股,又自5月下旬偏重在某檔最大持股B後,整個投機幾乎被B所牽引著。雖絕對金額不算大,B仍屬穩健標的,每日整個部位在B的小小的1-2%震盪中,一下子正、一下子負,不斷的起伏跳動著,這種部位集中的影響,或許是未來自己投機的一個重要學習。

過往亂槍打鳥的投機,鮮少一檔持股超過組合的20%,換算整體部位低於10%,故一檔持股不容易主宰整體部位損益,頂多是幾天比較劇烈起伏會主導,但是,自從B的出現,情況被打破了,一檔佔比持股3-4成以上、佔整體部位超過10%的個股,起伏主導性超強,大概10個交易日中,至少7-8日的部位損益結果與B同向,完全被B主導方向。

當下少則20-30檔,多則超過50檔的持股,是自己投機的一個過渡期,未來走向集中化的可能性超過5成。故這次B的震盪學習,對自己具必要性,若那天持股數能於5-10檔內,那每一檔的劇烈起伏,都會重大性的影響整體部位,現在先嘗試著體會,被主要持股主宰部位損益的感覺如何。

老實說,經過10多個交易日後,還是不太習慣,我想,慢慢、逐漸讓習慣成自然就好。

要設法讓自己能夠不被部位劇烈起伏所影響,才能去落實持股集中化,否則讓劇烈損益起伏打亂心情,或許還會因此種下敗因,不可不慎。

當下,覺得投機這件事並沒因知識、經驗提升,自己有增加多少能耐,頂多是在減少失敗風險上略有所成,其餘依舊是十分拙劣的。

自知能力不足,沒有失望,有太多成長空間,反是好事。我想追求的不是Bottom Line,我想精進的是如何穩健增長的能力,肯定跑比別人慢後,重點放在如何跑得長久。

自己能成為一名長跑型的投機者? 就看看自己是不是頑石,若可教也,應該有譜。

就從適應持股集中,讓損益劇烈震盪做為一個開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