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則得,多則惑】,沒想到最匱乏的自己,反比成果或機運遠勝於我的,煩憂更少。

 

提及新工作將至,上周五多了兩個餐約。

中午見面的兩位同學,談及過往工作,或從整體工作結果來看,成果都高於自己數倍。可對生活及人生的整體煩惱,卻遠高於我,雖內心多少有些感嘆自己的不成材,可當下想到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

只要曾經,或當下還處於一個較高水平的工作或生活,一旦面臨了不確定,很容易陷入煩憂。失去者想要拿回舊日榮光,當下仍佳者還想要更好,只往上看,永遠有更高的標準在上頭。

著名登山者言為何登峰,【因為山就在那裡】,多數曾經或當下獲得不少者為何煩憂,【因為欲望就在那裡】。

中午對其中一位同學說,可考慮往下看,不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他表示知悉但做不到,為了弭補無業收入,近一年多他在台股投機上著墨甚深,聽到這點,我好意歸勸儘量不要想從市場拿回什麼,且槓桿風險真的很大,但他說2011年已有相關經驗,知道這個風險,我也只能多說,儘量不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與期待。

如果不放下,只要一旦人生沒想像中順遂,肯定有無盡失望、煩憂在後頭等著,自己也沒能做到真正放下,可至少已對於無法擁有的人事物,多少釋懷了。

對工作,不僅釋懷,是算大致放下了。如果沒放下,不可能在上一個公司待這麼久時光,待在負循環公司,除了消磨自己心志外,還能得到什麼? 自己因放下工作期待,所以轉為尋求生活平衡就好,只要生活自由、自己戰力不失就好,心志略為消磨是相對應付出的代價。

正因要自由,一旦連自由都被干涉,那就沒辦法妥協,所以今年早早就抵抗,最後離開。

沒放下的是投機,原因是放下工作後,又沒打算創業,只剩投機能支持資產成長,為現實面無法放棄,這也是一種貪欲。沒能放下之事,就會有煩憂,自己減少煩憂的方法,多年來主要採低持股因應,確保自己不會跌大跤方式緩慢的前進,像一隻烏龜般爬著。時常看著超越自己的市場、超越的許許多多兔子,心理難免偶有失衡,這時候需要的是自我告誡:

自己能跌大跤後再爬起來嗎? 爬起機率有多少? 如果不到五成,自己還要賭一把嗎? 思量確實沒把握從頭來過,更別說從負再起,如果沒把握,就不要想逞強,這不是自己的比較利益區域。

除個性偏保守,工作上的不順,多少更壓抑自己的冒險犯難,如果知道運氣這個成份完全身不由己,哪可能有足夠的自信去賭一把,每每被貪欲誘惑時,都要把自己拉回平靜才行。

中午對另一位同學說得較少,因她工作關係晚到又須早走,談話本來就少,加上她沒花心思在投機上,給她建議就是最好不要投機,不要花費無謂的氣力在這種自尋煩惱的事情上。

其實有一點我沒當場強調,是對她因買屋造成生活壓力,真心感到無謂的自尋煩惱。買屋不是人生非要不可的事,何必成為屋奴? 如果此不開心,在我心中屬得不償失。不過她買屋前也沒找我談,如果有,我肯定會當個逆耳者,除了我自己對房市後勢沒信心外,最主要是不該自找苦吃,應以當下有多少作為評量買屋多少的主要依據。

還有,後來不太提供意見,主要是只要對方表示買房兼具投資這回事,我無話可說了。無法把自用與投資分離,買房這件事就會更麻煩,再來自己也不具房市必較利益,更不想多言。

閒談中提到某位同學有藍寶堅尼跑車,這讓我有點吃驚,可能是我沒即時通訊如FB、Line等工具,一些已知資訊成為未知。不過這行為在兩位同學眼中多是欣羨,可在我眼中比較多的是偏負面的評價,畢竟這讓我對那位同學印象有改觀。晚上再聽另一位同學提及其多年來早就在FB放許多類似價值觀的圖片,這就是自己未知的問題,如果有看到那些照片,我也是不欣賞的,畢竟我的價值觀不是炫富或追求享樂,道不同只能少謀。

聽留下的同學提及一些問題,因多數屬自尋煩惱那類,這種問題只能自解,別人幫不上忙,因心病只有心藥可醫。

傍晚去離職公司拿離職證明及健保轉出單,正處離職當日,拿了早該做,卻猶豫、保守而未能做的離開。用剛看完吳軍【見識】中提到孔子言【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自己選擇待在一個亂邦,還有啥好說的,一切都起因於自己選擇錯誤的問題,才衍生後面的種種,這也是投機為什麼要停損,不停損,那些爛股票會讓你痛不欲生。

自己常犯停損太晚錯誤,這也是投機我不敢踩動能操作的主因,該停損一旦猶豫,後面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問題,股票如此,公司也如此。

因此,投資或投機一定要順著性格,性格是是投資或投機很重要的成敗因素之一。

晚上,聽同學提到工作上的事,他遇到的問題不大,至少還能溝通的主管、還不算糟糕的公司,不會有太大或無解的問題,雖他透露一些失望感,可那也是人之常情的結果,這世上無私的既得利益者太少、太少了。

我比較欣賞他的一點,就是言行算坦然,以前學校時代如此,出了社會還是坦言居多,坦承自己的慾望沒啥可恥的,我一直都認為做個真小人,遠勝偽君子,何況只是擁有人之常情的個人欲望而已。

另一個欣賞的地方,是他從上一個工作開始,對同事或下屬的關懷加深,這是做一位好的管理者之必要能力,容易的管理方式是以力服人,困難的方式是以德服人,能走後者實屬不易。

雖說我【極端】,這詞我不喜歡,主要是我沒做到自己心中那些極端者的成果,所以自稱是小眾,但確定的是,自己走的不是多數人會走的路就是了。

如果思維與多數不同,又不想裝模作樣,很難不走向小眾之路。我真的不想跟別人不同,但為了維持自由身,不想裝模作樣,只能如此,實屬無奈。

工作大致無望,即便有新工作,只要對價關係或沒遇到對的人,這兩點至少其一有問題,自己就永遠是個印度傭兵,就是對得起自己而已,不會真正效力的。試問,對吝嗇的給予,或無能的將領,自己能效力嗎?

當然,如果有遇到好的人,還是會禮尚往來。

只剩投機這個希望之光,選擇一個安穩之路,只能慢慢走,用時間換取空間。

如果有幸能穩定的走下去,或許有機會得到【路遙知馬力】的結果,端視自己能力與耐力能否持續成長下去。

到時候,龜兔賽跑結果才會出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