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人類,可恥的不是犯錯,是犯錯後推諉卸責。

 

多數的人的缺乏真誠,很難令人喜歡。

一個實例,今年某券商大虧事件,該單位某人(A)是過往同事友人,上月聚會時聽到,說A因這事打擊現在信服宿命論、一些常見心靈思維,言所見所聞皆是業等等,剛聽到還好,但聽說是遇到事情才探求心靈,臨時抱佛腳,根本談不上啥領悟。

更搞笑的是,A是把那事件主要責任推給高管,拜託,A是中高層,加上非生存問題,不願意妥協絕對可自由來去(不做最大),聽到這,光這種僵化思維,只能說A肯定不會通達了。

另一個不喜歡的地方,聽我批評後前同事替A說了些好話,這是我後來日漸不想多說啥,因體悟到,對我們周遭多數人,想影響讓其思維更理性些,很難,十分難。

另一個少言之因,或許單純的信服確定論,不理性的活著,把多數責任向外推,人生更輕鬆愉快,走向內省、思考,徒增煩惱。

批評、對人類社會不具信心,並不會對未來造成負面影響,如果已能把人生當作一場生活禪,非為所欲為,為所想為,盡力做、甘願受,少埋怨、多感恩。

這社會犯錯風險不高,上述那事件,賠數十億就幾個人下台一鞠躬完事,沒追究該承擔的責任,完全依循金融業那種輸股東、賺自己、頂多沒工作的低道德邏輯,所以我離開,不想去做無道德邏輯的工作。

可笑的是,以較高道德標準思量,沒啥有意義的工作可做。

即便有些道理,肯定是偷懶藉口更多,呵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