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疑惑著,為何要挺一個人到底,真相離不開利益兩字。

 

一個人被發掘虛偽作假,可組織卻不離不棄,最大原因在於利益兩字。

古代,除利益關係,或還有一個可能,親緣關係,現代後者機率低,已脫離皇親貴冑甚久。

一個人幾年內多拿了幾百億預算,事後發現幾乎皆為腐爛工程,隨便一猜,回扣至少以【成數】計,隨便估量,幾十億、上百億,八九不離十,錢之流向,支持便如鐵一般堅固。

若真如此,共榮共汙,還真拿那個人沒皮條,前法外就醫者卻趴趴走者即如此,呵呵。

政治,年輕者或可言理想,可剩下的,幾乎只剩利益,故年長後,對政治只有唾棄,只剩唾棄。

當下,缺乏兩類人(真小人)來支撐社會,讓其腐化慢點,

*會貪亦會做事的能臣,明代張居正是好案例。

*看似無恥,可確有穩定政局本事,南北朝之不倒翁宰相馮道是個好案例。

 

聖賢之類,別癡心妄想了,願意淌渾水的,幾乎不可能成為聖賢。

另,那種想著先掌權後再行改革者,幾乎為多數政客必行之途,別傻了,絕對的權力,只會造就絕對的腐化,洗腦自己的愚昧騙術,不用拿來呼攏明白人。

我只期待有真小人,多少延緩腐化速度,但自互聯網盛行後,人類躲在虛擬身分已太久,多數只會成為虛偽小人,連真小人都已是鳳毛麟角。

沒有更悲觀,不會更悲觀,一切與自己想像的沒啥不同。

 

思考脈絡:先考慮動機(誘因),從利益關係出發,不通,再想情感因素(),再不通,多半就是個瘋子、傻子或不世出的聖賢之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