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血源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中國傳統講忠孝,背後真相皆於維護既有利益者權益,忠對君王有利,孝對家族長輩有利。

忠,我認為一無是處的概念,先放下不談,談談尚有一些意義的孝,源自血源關係。

試想,血源關係帶給後人啥聯繫,基因遺傳影響啥,我的認知,絕大部分於表外身體顯現,很少部分影響內心。

理由是,從人類幾千年發展,遺傳最多的影響皆為外在表徵,那些我認為最珍貴的思維或意識,幾乎很難從下一代發掘,這是富貴難以延續主要原因之一,少了那些人性特質,要維護或發揚光大前者機率甚低,守成已不易,敗家反為常態。

如果多數遺傳影響的是外在身體,孝的意義就淡泊了,當下人類重視血源,非養育之情,法律保障的是血親關係,非養育關係。

孝,最大價值於養育關係,可人類為了鞏固既得利益者(長輩)權益,罔顧合理性,這是舊秩序崩壞後(家族瓦解),人類近親相殘不斷之根本原因,為啥,離不開利益糾葛罷了。

人類相較其他動物,比較利益在於意識、思維,少了這點,與多數動物差異甚低,可這部分我認為能遺傳下來很少,是自己後來不重視血源的主因之一,最有價值的不存在,臭皮囊有啥值得眷戀的。

以理性為基礎,當下親子關係已有不少比例,本質是【仇】,既然無法做到養育之恩,生下來就要面臨各種困境及挑戰,試問這不是仇恨嗎,哪有需要感恩之處。

那天,人類發展比較健全化,才會回歸重視養育之恩,非重視血源關係。

當下,人類社會存在太多不公、不義,傳統價值太多愚昧、迂腐之處,說是野人本質也對,或言虛偽化之社會也對,少了真誠,太多虛偽、算計,有啥可貴之處?

若我的血源關係並非富即貴,或外貌賽似潘安西施,就不存在維持血源關係之價值,利益、誘因使然。倘若又少有恩情可眷戀,孓然一身,剛好而已。

血親長輩如果跟我談孝,我會回之以恩,有無恩情才是本,當下無謂的法律義務是屁。

   >無恩,不過是慾念之快的產物,有啥值得念念不忘,被傳統束縛,不過是迂腐之徒。

   >有恩,有無血源關係都無所謂,有點滴在心頭,最為珍貴。

 

我雖非有啥成就,至少不是迂腐之徒,不合理的人事物,除非生存問題,或有些舊情綿綿,一切皆可拋。

這是自己信服的順序,先【理】,後【情】,最後才是早已腐化的【法】。

若血源關係因無恩可拋,腐化的社會、國家更是一文不值,棄之如鄙鞋。

會興致缺缺、意興闌珊,是看到人類社會正走向腐化,處在走下坡的循環,缺乏動力。

   >不是自己多高尚,很大可能是,我非既得利益者,無剝削較自己弱勢者之動機或誘因。

 

當下,只期望人類腐化時程慢點,讓混亂局勢晚些到來,又或自己早些掛點,眼不見為淨。

 

血源關係,理性而言,意義不大,重點在是否有【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