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落後真糟糕。

 

上週購買2945慘遭虧損,趁周末思量一下是否有犯錯,順便從網上再次搜尋一下新聞,發現犯了自以為是錯誤,呵呵。

在該股公告有股東公開收購之事的2/27後,該晚有搜尋新聞,沒查到價格資訊,自以為是猜測有獲利公司絕大多數是議價收購。周末搜尋,發現2/28有某網站提供收購價資訊,可笑的是有某大股東願意出75折價格賣給某個人股東。

然後,看到有個bloger因此訊息說近期不少折價收購,其沒說的是,近幾個月出現的折價收購,有一個重要前提,被收購公司皆出現多年虧損。一家獲利公司,出75折收購,只能說想賣股東缺錢極了,否則不合過往經驗(印象沒看過)

最可惡的是,網上都能查到收購價,該公司竟不公布該資訊,有股東想賤賣,有啥不好意思的,而且只要該兩位股東自行商議,願意折價公開收購,開個董事會表示公司不管股東之間折價交易,有股東願意折價賣出,另一股東想折價收購不影響公司利益及多數股東自然無妨,何須啥評估研究,又不是金融業需要被政府監理,便宜行事沒啥關係,搞個文謅謅的【召開審議委員會,就公開收購人身分與財務狀況、收購條件公平性及收購資金來源合理性進行查證與審議,並委請獨立專家表示意見】,無不無聊 ?

況且,除某日系股東願賣,其他股東也不會有這種意願,小股東想賣在次級市場賣就好,管啥公開收購,無不無聊?

為了這種無聊折價收購,自己加入,求虧得虧,真夠蠢的。虧損,剛好而已。

去年該公司獲利回升,當下股價不便宜,也不算多貴,暫時沒認賠打算,將持續趁有人因股價疲弱拋售,採兩三趴區間往下攤平,但攤平張數不會太多,畢竟不是便宜購入,無大額投入必要。

對價格思量,若該公司能把獲利回穩於每年EPS 兩元上下,把平均買價降到三字頭,只要部位不大,把持有期間拉長數月,甚至一兩年,等待機會解套或小賺後再賣,機率不低,無資金壓力前提,沒想著急認賠殺出。

 

因自以為是念頭,買入前沒多做幾次查詢,導致愚蠢虧損,真活該,呵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