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2006年投稿「總幹事耕讀筆記」的文章,可以說是1~2年前的投資思維,至今大致雷同。

投資方式因人而異,因性而異,千變萬化。沒有最佳的投資策略,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的方法,且需要不斷的修正,類似rebalance的過程。今年沒有參加年初的高價股之旅,也沒有加入大陸概念團,還有不錯的收穫,就把這個投資想法與大家分享。

自認為投資成功方程式為:

資金(30%)+心理(50%)+運氣(20%) = 成功趨勢 (from 科斯托蘭尼)
還可展開心理部分成:資金(30%)+思考(30%)+耐心(20%)+運氣(20%) = 成功趨勢

以下投資思維主要著重在思考+耐心部分,除有五點選股思維外,還需要堅強的投資耐心,能夠忍受當市場大漲時分,接受自己投組可能不太反應,甚至小部分時間的逆勢表現。然後忍耐幾個月等待自己的標的被市場認同。

可以比較放心的投資標的最好要有以下五個特點:

1. 依個人經驗,公司誠信度需在中上水準(股價操縱性不嚴重)
2. 公司財務狀況ok(如負債比<50%、速動比>100%、現金流量>0等…)
3. 營運具穩定、成長或轉機特性:
>穩定:營收YOY+- 10%之內,但獲利能力不能衰退(獲利可觀察毛利率、營益率等趨勢判別)
>成長:YOY+10%以上,獲利成長需高於營收成長
>轉機:營收YOY或MOM恢復成長動力,但前提至少必須是獲利狀態
4. 籌碼穩定佳:董監持股>30%、法人(尤其是投信)持股低、融資低
5. 具安全邊際特性:股價淨值比低、本益比低等價值特性 (注意需先檢查財務狀況,且不適用景氣循環股)

當然這樣的投資思維可能會偏向『中小型股或冷門股』,故投資的耐心就更加重要,以自己經驗多數可能要等待數月以上。好處是這種投資方式下檔風險低,不易因市場短期修正缺乏信心而被洗掉。利基在於選股夠便宜的話,遲早會有人回過頭來尋找這些漏網之魚,這時候就是愉快的『收割期』到來的時刻。

也要分析這種投資方式的缺點:
>相當無趣,且要忍受與市場短期趨勢不一致的窘境。
>沒有暴利機會:這種投資沒有作夢本錢,別想倍數以上增值,20~30%以上分批出脫是較好的方式。
>需持續對營收、財報高度關切:一旦1~2月數字不如預期,要評估是否繼續持有。這不像一些『題材股』,即是1~2季度數字不佳,還可能因籌碼面ok,股價仍會隨夢而上。

這樣應該可以掌握上述投資成功方程式之思考+耐心方面,20~40%成功機率。此大幅改善自我的投資績效,希望對多數的網友投資也有所助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