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五都選舉,整體結果與預期相近,但透露了台灣正處於日漸沈淪的民主中。其中,只訴求政治迫害、尚未說明清楚是否嫖妓與咒罵對方的陳致中獲得高雄議員最高票(歷史最高票),這代表我們的民眾沒有價值判斷的能力,什麼才是對公眾有利的事、對的事,Nobody care!

 

因為台灣經濟擺脫不了外熱內冷,所以執政黨都會是主要受埋怨的一群,藍綠都擺脫不了,無謂說些愚民「日益有智慧」鬼話。雖看似民進黨在市長總得票數比較高,這代表了幾個可能的意義:

1.     對於經濟不滿的中間選民給予執政黨不信任票。

2.     民進黨主要支持者反而因為阿扁被判刑,更加的死忠(愚忠),使得票還略微提升。而台南、高雄更是穩無泰山,完全只是分顏色、不分是非。

3.     台中執政成果並不好,但胡自強過於大意,差一點失荊州。

4.     我揣測民進黨增加的票源有蠻大部分來至年輕的一群,我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失望,認為這些人因沒有好的道德、價值觀,加上謀生比過去難(除整體環境影響,蠻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很容易偏激的加入反對黨,只是為了抒發不滿而已,並非能夠分辨是是非、好壞。

5.     因有蠻多人的投票沒有太多合理邏輯,可能是一時好惡而已,這不是一種好的方式。如果分辨不出,不投可能比較好。

 

如果去看議員、里長的投票,國民黨還是比較多,這代表長久的地方派系還是其優勢,這也是其一直拋不開的包袱。

 

未來如果台灣經濟真如我的看法緩步不振,誰是執政黨都會在後來的選舉慢慢的被輸掉,然後就是一直在藍綠之間互換,把台灣搞的烏煙瘴氣。所以未來任何的選舉都沒有人贏了,因為台灣走入這兩黨分贓政治後,會一直輸,不會停。

 

或許我看法有些偏激,或對於台灣過於看衰,但是因多數人都流於自私、情感面,如何能夠有人真正的為大眾著想? 年輕的一代一直沒看到起色,只要從周遭人物觀察,在咖啡店坐霸王做(每週都看到)、公眾場合看到有人等位置也佔著不讓出,做事僅求私利、個人好惡為先不能以公正的角度出發,這樣還能夠寄望什麼?

 

朋友跟我說,如果不喜歡一個工作的話,那種不努力是可以接受的,這想法我很不以為然。我認為做事的態度還是必須「就事論事」,去留決定在個人利益上這是難免的,但是在位的一天還是要好好敲一天鐘。我說的做事並不是做很多、工作很晚才是做事,而是針對每件事如果要做都要自我要求具備一定的水準才是,可惜這不是多數人的價值觀。我可以多數時間都很閒,但每當要做事時,每件事情都會要求至少要有一定的水準,我會一直這樣自我要求下去。

 

要能夠批評別人,前提一定是自己要做好,否則根本沒有講別人的立場,與那些政論節目都是一樣的爛。哪天我不再批評,那只有兩種可能,我絕望了,或我墮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