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承認,身為東方人,很難瞭解基督教中那份對教堂的需要,尤其是華麗、絢爛的大教堂,而這個故事就是建構在建築一個大教堂,鋪上歷史歐洲王權與神權的衝突、貴族間爭鬥,還有一些平民如何趁機崛起(著重在建築),故事不新鮮,但還蠻有趣的。

 

這很像是一部連續劇,有些情慾、暴力、權謀,當然少不了帥哥美女(傑克與艾蓮娜),但如果以戲份而言,修道院的副院長菲利普才是最重要的角色,一個不算太聰明、又太頑固的修士。這種描寫方式很適合以興建大教堂的主題,用受苦的方式來呈現,這與我認同的多數人生一樣,不管在什麼位置上,都有一定的苦難要度過,除非是極端樂觀的人,否則多數人是用認命來說服自己,這也是宗教永遠離不開人們一樣,無能為力時,除了問天、祈求,還能做什麼?

 

我不知道建一個14~15世紀的教堂,書中的建築知識是否正確,但是感覺起來蠻有道理的。多數的建築都是嘗試中去求進步,而且還要藉由到多國旅遊各地去感受那不同風格建築、方法的衝擊(安藤忠雄就很認同這種體驗式的學習),書中也讓傑克到西班牙、法國去看看不同教堂,啟發了其重修其繼父建構設計的思維,又在實際的錯誤上(出現龜裂),去找到補強的方式,這種從經驗中學習才是好的方式。

 

當然結局誇張了些,修士竟然要鞭打國王,這在14世紀前是可能的,但走入15世紀後,發生了宗教改革,很難讓神權這樣的高張,尤其故事是描述英國,那可是後來王權戰勝神權的地方,這樣的結局只能說太流於守護主角了,為了讓故事中的正義伸張,合理性被部分犧牲了。

 

但其對於一些國王、貴族的描寫還蠻正確的,尤其在內戰時分,更是力量為上,即便是惡人只要有力量,國王還是百般包容,畢竟先維護權力才是首要之務,況且多數的國王也沒有能夠主張正義的能力,平庸的王遠多於英明的王,這自人類從西元以來有比較明確的歷史開始,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的,所以才會不停的改朝換代。

 

三本書的份量不少,但作者寫的流暢,閱讀上不會太費力,我還是認為是本值得看的書,至少在道德價值觀上我是認同的,在教堂建築上多少有些知識上收穫,在歷史的運用上也很不錯。我雖不信上帝,但我是不可知論者,相信著冥冥中自有定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