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缺席運動,肢體狀況不少。

 

 

今日因近兩日右臂與接連的右臂膀疼痛,放棄了早上拳擊有氧,以過午的健身器具替代。兩週前也曾因腰閃到缺席週四早上的例行運動,次數與頻率都在增加。昨日看阿信編劇者的「一個人最好」,提及不能輕易服老,自己也想做到,只是形式比人強,尤其疼痛是週四早上運動後加劇的,很難選擇過度,鐵齒下去。

 

早上到最近主打早餐的星巴克,自從決定逐步打開勤儉,百元上下的早餐非不能接受,應該會先恢復到而立之年前的生活水平吧,對於一些小金額消費,不再過於斤斤計較。

 

早上在咖啡店,作了現場觀察,有學生的打瞌睡;自己的打瞌睡;有像是在工作面談的正式裝扮男女,外語流利的交談著;有像是老少配的閒扯,老者以為自己多聞侃侃而談,女少者言談顯得無知,反正就是那種聽了很無謂的談話;有年輕人閒扯生活與工作,還提到去算命,說對方跟她說做餐飲會賺大錢等。如果不單看自己,看看周遭,會發現人活就是這樣,平常。

 

昨晚在租處掛網,看了某投機相關的Blog,提到一檔匿名台股,雖透露訊息不多,可自己是動輒數十檔的游擊戰操作者,個股接觸的多,從訊息(有三,本業不行、去年淨值成長80幾%、通訊類股)中找到了提及的這檔,過去也曾操作過。花了些時間看看有沒有意思,得到:

  1. 1.過去2-3個月從3字頭漲到5字頭,不能說空穴無風,主要是其兩年前轉投資一檔目前興櫃熱門股,現持股達11%多(兩年前買10%,推估是增資之提升),買時價格67,可今年攀上了三四百,所以讓去年才會讓淨值大幅提提升,如果從2Q這檔興櫃股的價格變化,光2Q淨值還會增加近10元,約20%之成長。

  2. 2.Bloger提及買是因看好當前經營者的投資能力,為創投業者背景,回看了從2010年來前十大股東持股變化,發現為2011年開始進入,但2012年才正式接手,並於次年買了那檔爆發股。

  3. 3.缺乏本業是這檔弱點,以投資為主體並非不行,只是不穩,這點身為投機者的自己最能體會。

  4. 4.因曾經操作過,多少知道其本業的不堪,非虧損那種爛,而是損平邊緣掙扎,正因如此,在2字頭後自己就沒了興趣,即便看到也以為是幾億股本小型股的炒作,沒去瞭解為什麼,人往往受益於經驗之助,同時也受困於經驗的束縛。

  5. 5.看過了,還是沒能夠決定是否為機會,畢竟幾個月大漲超過5成,也與1Q淨值相當,當然如果樂觀的把2Q淨值增加部分考慮進來,確實還有操作空間,可這種靠投資增加的部分,能夠全然的接受為股價的基本面提升?我是存疑的,這是最大的癥結點。

  6. 6.如果早些看到,或許會去小冒險,這個時候,有些猶豫,畢竟它投資的那檔興櫃不無過度炒作成分。

  7. 7.結論是,非無收穫,至少得到一檔短期投機標的,有回檔買個幾張之內是可以考慮的。

     

    不過,這檔例子讓自己有些汗顏,自己付出還是不夠,努力不一定會有報酬,可一定不會全然無所得,上面這檔的認知,也是一種獲得,即便最後沒買。

     

    難怪自己投機結果普普,進步空間還很多,這是我的感悟。當然對肢體的問題,自己多得是無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