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間往往是一個令人又哭又笑的因子,昨天覺得很糟,今天卻明顯舒緩,即便持股略增,今天僅產生約昨日損失的20%,但指數卻跌得更多。若把兩天合計,下跌約150點的損失數字,可能就會覺得還ok,昨日認為的很糟,暫時被時間所緩和了。
今天跌破了9/13那根長紅的收盤,短期正式轉弱確立,不過我今天還在小幅增持,感覺自己有些大膽,但這都只是著重在短期上的操作,沒有中長期的看法。其實,連續兩天跌幅不小雖沒有擺脫久盤不利的範圍,卻還是來得比自己預期的快,時間又是其中最難以掌控的因素。
今年高受益或新興市場債的表現讓我很吃驚,我比較想用「動能引發的資金效應」來解釋,或許很多人會以「違約機率下跌」來強化持有性信念,可是也無法解釋到底要多少違約風險溢酬才是合理的,這與股價有多少評價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大幅上揚後一昧的轉向樂觀,那與股票上揚後吹捧的意思不是相同,這可能就是我的保守侷限所在。
如果短期能夠來些止穩、反彈,這就會是我降低部位的好機會,就看看市場是否能夠略微滿足我的期待,當然還要歐美股市不要突然不繼的崩潰才行,現在要擔心的是,這種比較明顯的下跌會不會由我們帶頭開始蔓延?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