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美參議院通過了人民幣匯率法案,企圖升溫中美貿易的對立,如果只是政治手段的晃子還好,但要小心擦槍走火,一不小心引發了貿易制裁大戰,會讓當前走弱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鮮少看到人探討,全球貿易化後,生產轉移到新興市場國家對於抑制物價有多大的貢獻。近十年因氣候變遷影響,明明是原物料飆漲的年代,但多數國家仍沒有面臨惡性通膨的肆虐,這類生產要素的比較利益法則發揮了效果。如果未來經濟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除了金融惡化外(債務問題導致的不信任),另一個問題就是反自由貿易這件事,明明找不到適合的替代方案,勞力或資本密集產業與勞動力需求外移已是成熟市場國家的必然趨勢,若想要用外力干預方式遏止,只會得到反效果,因為所得無法提升,但物價卻抑制不住,產生的民怨可能會比現在更可怕(或許會爆發另一種革命)。

 

現在的貧富差距大到開始有動亂出現,先是英國,現在美國也出現在華爾街的抗議潮。即便如此,多數的富人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願意支持巴菲特加稅主張的仍只有指頭可數的人。沒關係,為富不仁終將反受其害,西方舊時民眾推翻貴族,又或中國平民作亂推翻王朝的原因,都還不是為了生存,富人若要等到別人用暴力掠奪手段時才會覺醒,到時候其後代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暴民無理可講。

 

最近市場反彈,多少撫平一些舊傷痕,今天原想要明顯的減持(主要想要賣掉那支千金),可惜它開高走低,無果。後來又看到連中國股市也反彈了,或許這次反彈會有時間上的優勢,只要有時間進行類股輪動,至少從過去經驗來看是對自己有利的,就繼續奮戰。原先9月中旬前一直站在今年最有利的位置,可惜錯估了下旬的可怕,還買了個千金來助跌,打亂了一盤好棋。現在只能先設法讓自己恢復到有利的位置點,然後看看市場能否給我一個機會,今年或許還有一拼小虧甚至轉盈的機會,我雖認命卻從沒放棄過。

 

很多事情扯上政治,尤其是現在有些國家即將面臨總統大選,都會讓單純的事情不得不變得複雜,那「農舍」問題是其一,而台灣=中華民國是其二,有太多的可能與變化。當然,身處台灣的投機客一定又會期待政府的選前作多,但昨天聽有人(曾為政府高級官員)抱怨馬、金似乎不想在市場製造一些認同與期待,股市泛政治化往往也是無理而循,總是期待在於個人,成事與否被太多因素左右著。

 

因為幾個月下來,多數市場都明顯修正,因此即將到來的財報季節也不會變成太大的傷害,重點還是看不到未來對於持股信心才有嚴重的打擊。歐債難解,還有小國反對擴大援助,美國的財政政策也被議會否決,未來如果政治變成了一種不得不考量的元素時,也難怪美國試圖不惜引發貿易戰,也要既出法案來逼人民幣升值,試問若產業結構沒有改變,光靠貶值就能夠就經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