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還有一些事情下班後還是陸續在腦海中浮現。
首先對於「很高興的事」還是會反思,譬如看到一本感動或覺得很有意思的書,似乎沒有那種很高興的心情,而是一種有所得或有些韻味留存的感覺。而運動的當下多數不是腦袋必較空白,就是常會有一些挑戰耐性的疲勞感(這與年紀有很大的關係),稱不上很高興。而與家人或較好的朋友相聚,是一種很充容的感覺,也稱不上很高興。而比較表象的投機或工作,這些表現都還與自我滿意有很大落差,更不會有高興的可能。我想自己比較偏向是老靈魂,少了那種小孩子的沒有多少理由也能看似很高興的樣子,當然我比較重視實質也是原因啦,More Serious !。
這點我就比較欣賞顧問,老師還是太不具包容性,聽到我說沒有很高興的事,幾句後就說著這樣交談壓力很大,我想如果聽一些比較老莊思維就壓力很大,那也太過儒生的入世思想。這可能是即便老師說其來到業界工作恰巧都遇到金融風暴(泡沫),但是其可能沒有想到也因為教職的關係,即便工作上施展不開,至少在與別人往來,或者退路上還是沒有顧忌,這點比多數人順遂的很。多數的中國人如果春風得意或沒有受到比較多的不如意時,基本上都是那種「治國(公司)、平天下(工作上獲得成功)」的追求成功願景,也只有遇到不順遂的事多了,才會慢慢的轉向,無神論者可能會傾向於老莊,而有神論者就會寄望在宗教上。
總是要能夠說服自己,才能去想是否要改變,至少在追求很高興的事,這與追求快樂是相同的,沒有人不想去做,但是否能夠真正的得到,都是著重在個人感受,這點還是冷暖自知好了。
有一個趣談就是,老闆也來與老師問候一下,因為要談金融海嘯後投資的新思維,結果老闆說了一個與其價值觀很貼切的例子,他說金融風暴雷曼倒閉後給金融界的一個啟示就是,「政府中要有人」,這是很標準的紅頂商人思維,我對這種想法無話可說,因為這已是中國人根深蒂固之追求成功的顯學。
另外一點就是我認為善用統計者,很少去提及統計上的操弄問題,譬如老師力主被動操作,故舉了退輔基金的代操經驗,說90-93及96-99年,這兩段的3年績效,能夠達到原本定存+4%的獲利目標者,是零。但這種選空頭的期間來評斷主動表現不佳,一點都不具客觀性,這是我一直以來都很不喜歡學者或濫統計的原因,明明是犯了「以偏蓋全」的誤謬,卻不願意揭露出來。
昨天在閒聊時,顧問有舉了一個日本電影「魔界轉生」,說這故事讓人可以轉生去完成前世的遺憾,這是一種回到從前的探討,也像之前看的REPLAY。我想探討這點,應該是要強調人即便能夠重生,去做了那些以前認為遺憾的未完成,也沒法真正的得到快樂,凡事都有著代價,我對於這個例子是這個想法。
人的多元從閱讀上最能展現,昨晚看了之前沒看完的攝影師森山大道「犬的記憶」,類似自傳的散文作品,這個日本知名攝影師也走過孤獨、灰色的過去,故這本作品就是比較灰色調的呈現。其實閱讀當下沒有多少的感觸,但知道那種年輕時的嘗試是必要的,有些灰色與孤獨僻也是一種個性的呈現。有時候,真正接近自我是會有一種很朦朧的感覺,原以為瞭解自己最深的人是自己,這在相對論上成立,絕對論上可就不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