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重翻了「用心於不交易」,這句引用名代儒者陳繼儒,「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給予自己的感觸最多,在投機、工作都想學習當閒人,只是成果仍不如期待。

 

對熱門議題-廢核,倒是沒有強烈的反對,人類幹了一堆蠢事,核能不過是其中之一,多了它、少了它,對人類存活歲月影響也不大。沒有時可以討論,現在即便廢核,也擺脫不了那些隱藏性炸彈,這時討論,於事無補。

 

之前擔心人民幣急貶會造成不少中概股損失嚴重,已公布的紙類股1Q就幾乎虧掉所有獲利,審視了自己前十大持股,第一大因為子公司很多,無法一眼看出到底受影響的程度,至少沒有NBX過去那種大量利息收入,推估至少不會太多,另外其他最多影響20%,或更少,這部份檢視算是過關。

 

另一個檢視需要下週開盤才知,是否轉多為空,如果市場沒有快速止穩,那減持還是唯一選擇,剩下的只是執行力的問題,拋掉週五意外買進約5-10%的持股,是5/1前的作業。

 

NB掛了,發現自己而立之年後不玩NB(之前一年換機5-10台),對於NB的要求很低,連放在供公司看盤的NB六年沒變,那機子從出廠都超過十年,而現在使用的備用機Panasonic R4,機齡也約10年,上網文書還堪用,可緩慢感卻也不少,機子與人一樣,難逃歲月的痕跡。>>正在找新的機子,可太在意價格,限制式不小??

 

人真的很矛盾,週五才虧了個天昏地暗,回頭去看上一個比這金額高的虧損是2013/4/8,每年都有,比原先的以為頻率高得多。記憶,是不牢靠的曾經。

 

懂得許多,好似有用,可開始懂得後,發現人類世界,太多非理性地方,加上自己性格不夠圓滑,反而看到自己許多弱點,而社會走向崩潰的跡象。有時候會想,或許不懂得更好,看得太清楚,會擔心害怕,不知危險的盲目,至少在掛掉前,可少掉很多無謂的擔心、受怕。

所以,懂得,或許不如不懂得。

 

正在看自己頗欣賞的書「蘇黎世投機定律」作者的另一作品,「How to get lucky(中文書名:這樣思考,和好運交朋友)」,這書很新(4月出版),會買是對作者的期許吧。進行到一半,其中M2很讓我難堪,引用寇克.道格拉斯的話「如果你是隱士,你的生命中什麼事都不會發生。又引用另一人的話「最不應該做的事,就是從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親戚朋友圈撤出來。如果你不在網路內,你也不會在任何人的航道內。

 

這個M2是,到人事物快速流動的地方,幸運就來找你。有自知之明,可懂得不懂得限制了自己,唉!

 

或許自己這塊料,能夠平淡活著就很不錯。減少自尋煩惱,或不要對太多看不下去的人事物有太多干涉,降低紛爭可能,是個選項。

 

平淡中,還是要有些刺激,投機算是一個,譬如上週五就夠刺激,被修理是好事,證明自己還很嫩,其他的刺激還要繼續找尋。

 

不變的也繼續下去,既然已開了懂得之門,關也關不上,就繼續下去吧,是一種介不掉的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