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卡謬的話語,這個思維很迎合自己。

 

這兩天最主要的閱讀在鮑鵬山「新說水滸(下)」,這是週六晚上在二手書店的收穫,中國學者試著用5個主要人物來說著水滸傳這個故事,有著平常人膽小性格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過度愛面子的打虎英雄武松、天真爛漫卻手段慘忍的黑旋風李逵、率真且唯一善終的花和尚魯智深、心機最重的及時雨宋江。下本就是後三者的故事。

 

看了半本,喜歡這種從人物來看歷史,如同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差別是這本輕鬆的多,而後者有著濃濃的學術氣,讓自己很多細節只好略過,沒想要去深入探究歷史,只想在歷史洪流中,找到一些可以對於心靈有些啟示的片段,並且是輕鬆的片段。二月河的「雍正王朝」、當朝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兒」及這本都是好看的作品之一。

 

明朝這個時代,有著一個混亂的歷史背景,所以四大奇書都是這個朝代的產物,之前看侯文詠的「私房閱讀金瓶梅」已對於這本原先被誤解為情色小說有很大的改觀,這是多數人外行看熱鬧的緣故,總是在人云亦云下失去了親身探究的精神,便宜行事下而被蒙蔽。而這本書也讓自己對於水滸108條好漢中許多人有個新的認識,多數都是道德低落的下層階層,這是時代造成的,也是人性本色。當然自己還是沒有從原本去瞭解,我想這輩子比較難再回歸文言文,所以可能的偏誤就接受了,早就過了凡事都要親身探究的年紀。

 

其實在看李逵、魯智深時,都會想到自己想要追求的處事真誠,並非想要沽名釣譽,而且在這種金錢至上、道德淪喪的時代,只有比較呆(如李逵),或比較無謂(如魯智深),或順著性格行事的自己,才會想要維持那種天真,這是有點無奈的自嘲。

 

我想寫金瓶梅、水滸傳這類小說,重點都是想要以文諷世,也帶著寫實的味道,這是自己為什麼覺得看文字反而比較能夠看到一些真實的片段,要當面說出一些雞鳴狗盜之事,或自己道德有虧之事很難,但用了隱喻或假借等包裝,就可以輕鬆的躍然紙上。

 

會坦承自己並沒有活得多愉快,這是我已瞭解這是選擇的結果,如同這些水滸人物,也在自身的選擇下,有著戲劇性的結局,如宋江眼中像棋子的李逵,也在宋江要死去拖著去死,這也是選擇下的一種結果,跟錯了人嘛。如果把人生這樣分解,坦白的說出內心感受,即便看似平淡或無趣,至少面對了自己。

 

總比「拒窮拒過勞」的那些不負責任言談,總以自我本位的思維在活,如果是多數人都是這樣不堪,那還是讓人類快速滅亡好了,反正遲早也要自相殘殺。可悲的是,往往都是兇殘者有著優勢,像動物界的食肉獵食者,虎、狼等,而善良的一群卻只能如牛、羊等被欺凌的活著。

 

如用本位主義,就會認為現在少子化是個問題,但如果以全球觀之,人口過多又成了更大的問題,從不同角度看著世界,會有很多不同的見解,而且都是說得通。

 

在密集閱讀這些年後,今年開始又回到比較接觸常去音樂,其實文字與音樂常常是連結在一起的,這從許多作品離不開音樂就可得知。早上翻閱了尼克宏比的「三十一首歌」就是關於音樂的散文作品,可惜自己對於音樂太過陌生,不容易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一些感觸,或對於音樂人、作品的想法,從中得到的最大收穫式,人的喜好是善變的(即便性格有僵固性),原因是人的環境與思緒還是隨著時間在改變,如同作者原先也喜歡吵雜的音樂,但慢慢的可以感受出那種想要回歸心靈的本質,如果不能有著一些內心的故事或思緒相伴,流行音樂都是人生的過客而已,這點自己是很認同的。

 

早上去運動,只要沒有時間上的限制,自己喜歡那種冷門時段,不用與多數不想挑戰自己體能的人爭一小塊活動區域,可以行動自在。一直很不喜歡那種佔位子的中國人壞習慣,總以為擺了東西就有了優先權,如果不能真正去使用,佔位不過是資源的浪費,但是多數人都沒有這種認知,這從各種排隊中常有爭端就可以看得出來,人們往往缺乏自省。

 

在星巴克中,看到其執行長的新書,「勇往直前,我如何拯救星巴克」,這個命名就會讓我鄙視中國人的成功學,明明英文是「Ooward How Starburks Fought For Its Life Without Losing Its Soul」,這點可以看出為什麼廣告往往不可信。看著咖啡店中的節錄本,作者提出了一個當初成立企業的重點「振奮人心」,是為了這個目標才擴展規模的,卻在過度擴張中迷失了這個初衷,我想這是企業的一種宿命,不成功的往往在開始就夭折,而成功企業也會在過度成長下迷失,然後衰敗,如果能夠改造,或許還有很漫長的存活機會,至少經過關店後的星巴克,看起來可以存活下去。

 

最近一直有在重看第四台重播的「雍正王朝」,總覺得這個看似有些過期的戲劇,卻依舊如看著歷史般清楚的把一些好的觀念提醒著自己,譬如鄔思道在雍正登基要退隱,臨行前送給十三皇子胤祥的話就是,「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我想要擴大解釋,與多數人交都是這樣,這就是人性的原本面貌,不分天子或尋常百姓。

 

看了「超級交易員:一位牛津大學高材生的精采告白」,主要是把次貸風暴當成故事的背景去描述貪婪的交易員原貌,我想這本書並沒有擺脫自己原有的認知,總是在追求利益下去不斷的把商品過度銷售,那各種變形的債務衍生性商品,不過就是設法用交叉買賣的方式,來滿足交易者抽佣的機會。唯一的認同作者的就是,第一段的「我活該」,的確是這些人去搞出泡沫,在領飽獎金後拍拍屁股離開,這是我後來都對Sales有深深的反感,因為有良知的業務少到如同稀世珍寶。當然書中有介紹了一些主要的CDO結構,但我沒有多大興趣,所以蠻快的翻閱過去。

 

其實能夠這樣自在的看書、聽音樂,也算是一種難得的人生。不成功的代價如果是能夠放棄一些忙與盲,即便口袋少一些,至少生活的顧忌很少,也不擔心別人可能的危害,只要沒有利害關係,人們還是很可愛的,也容易發會那種純真與善良,但是誰願意放下? 魯智深可以因為要救人,放下一切去當和尚,雖然個性並不適合,就是選擇的結果,呼應了人生是選擇的總和這個思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