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試圖說明,如果把人大致分為索取者、互利者及給予者三種,那一類最容易成功?

 

一開始作者引用數據,說明給予者容易處於底層,主要是把時間精力付出在可能沒有回報之處,或者被索取者、互利者利用,這看似與當下的社會環境符合。

可,書名是給予,作者花了幾個章節,說明給予者只要適當調整,就能夠從原先底層,跳過主要由索取者、互利者佔據的中層,朝最上層邁進,可人生真的這麼美好?

我並不否認,如果能夠善用團體合作、柔性溝通、具備辨識能力等,是可以提升給予者的成功機會,可最大困難不在於方法,而在於人的自身性格侷限,及無法解釋的命運這兩部分。

反求諸己,自知有不少阻礙成功的缺點,亦明瞭改變的方式,可為什麼冥頑不願改變?最主要的因素,這些阻礙成功的缺點,在我心裡並非人格上的缺點,且往往還是人格上的良善處,若非生存壓力,如何能夠泯滅良心,只為了成功而抹煞之。

另一部份是困難重重,譬如要具備辨識能力,趨吉避凶,老實說在股海浮沈十數年,到現在都還沒有辨別公司的真本事,只能依靠經驗去閃躲可能風險,知易行難喔。

不過理性分析,重點不在於發現不可能、困難處,而是合理的認知一件事,這本書做到了這點,如果想要更認清人性,如果想要更認清人性,更瞭解人類行為,這本絕對值得一看。

自我思量,應偏向互利者,缺乏寬容大度與足夠氣量,離給予者頗遠;而個性不想佔別人便宜,亦不想欠人情,更不會是索取者,自我心理,多數人都會是互利者,是索取者、給予者的綜合體,只是我可能給予多一些,多數人傾向索取多一些。

期許自己,哪一天能夠成為無欲無求的給予,不求回報並非聖賢心態,只覺得這是一種自我存在價值。另,我還是放不下對於惡人、爛人,想「以牙還牙」的性格,總覺得如果能夠稍稍阻擋人類走向敗亡的時間,那怕是一秒、一瞬間,或許這亦是另一種存在價值。

年輕時常執著於善惡、是非、對錯,隨著年紀、閱讀見聞增長,逐漸沒有這想法,主要是即便善念、對的行為,用錯的反應、行動來做,可能比不做更糟;即便是惡念、錯的行為,若以對的反應、行動來落實,或許能形成好的結果也說不定,這樣想,歸於宿命論的思維。

可,即便相信宿命,人還是要去嘗試、去面對,既然不知道未來,閃躲、無為不一定是就好的,想做就去做,能勇於承擔、負責即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