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台股還是獨強,這是第一個驚奇,另一個驚奇是,昨天晚上看到融資才增加4E多,籌碼遠比自己想的安定。一下子就站上7500,我雖還沒百分百確定是否開始進入游擊戰準備,但是今天開始減持是確定的,如果未來自己持股的升幅同TWSE7800就有機會收復去年的全部失土,這種紙上數字來去過於快速,難怪是紙上富貴。

 

之前看不完「全球經濟12大指標」,其中一個指標自己很不能認同,作者以為像美國這樣走向服務業為經濟主體,是一種機會,我倒是認為是風險,試問走向服務業的一個顯徵就是金融業的茁壯,可是從2008年後可以看出這個產業還在吐回之前的泡沫。太多服務業的本質都是「非必需品」,試問如果一旦全球經濟走向如日本的緩慢或不成長經濟型態,這種非必需品就會加劇當前勞動力過剩的問題,一旦從循環性失業轉成為結構性失業,我想是機會或風險,召然若揭。

 

1月份交易日雖少,但OTC創下了22個月來最大的單月漲幅(+10.37%),TWSE+6.3%,一下子突然市場氣氛好像轉變了。其實,整個經濟在這短短十多天內並沒有變化,如果嚴格來說,還因為走入淡季,有些轉差,這是一種背離嗎? 不是,我比較傾向認為,去年第四季全球股市都有明顯的反彈,雖台股在護盤後,算起來相對強,可是若整個反彈幅度,遠不及很多股市出現的20%以上漲幅,試問以最低點6600左右,20%就是7900了,因此這是「補漲」,與基本面一點關係也沒。

 

之前看了許久的「自由」,這兩天還在持續努力,不過這個漫長的故事,並沒有太喜歡,但那種描寫人的不穩定性部分,還算是真實,或許這就是自由的本意。另,從昨天開始,將每天手抄幾章老子的道德經,用寫的來強化印象,比口中隨意唸唸好,,又每篇字數少,昨天就寫了一小頁(六篇),這將要求自己持續進行。

 

又因近一個月來在博XX網站過度消費,還買了MODORI的兩本小月曆,一本將用來紀錄閱讀及電視劇進度,另一本就是消費的軌跡,這種時效性的手札,日本做的很精緻,為了要發揮效用,動筆是一個開端。

 

看到 黃 先生Facebook所言,其不喜歡抱怨,因為認為抱怨是一種失敗者的象徵,這點倒是說得沒錯,所以自己要少抱怨,多些自我內化。我印象鮮少與人對談時多以抱怨之內容為主體,但對於未來局勢悲觀例外,因為不論從那個角度分析,都很容易得到對未來悲觀的結論。

 

即便對於未來悲觀,我也沒有鬆懈或從此開始今朝有酒今朝醉,預期只是一種參考,人的行動還是在自己的原則或自由下主宰,參與投機是如此,生活更是如此。另,這次軋空秀要走到哪? 看來只有天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