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確實還沒結束,每天市場都一堆漲停,原先應該會眼睛睜睜人傷重,所幸唯一沒有明顯調節的第一大持股這時扮演了中流砥柱角色,維繫了隨漲的期待,所以多少能夠分杯羹,這是意料之外。

 

整段行情倒是還沒走到出乎意料,但過程是超乎預期,沒料到的是突然之間市場氣氛丕變,一下子彷彿所有的負面消息都瞬間消失,如果從這點來看,市場投機永遠不會消退,因此短期市場永遠比較像賭場,一旦手氣來了,很少人可以不動容(我也很動容,所以現在手也在癢,只是被壓抑著)。

 

近期比較少談論新聞,可能是沒有第四台後,少看電視對於新聞比較無感。否則一直看到疲勞轟炸式的報導,酒後鬧事搞得很像驚天案件,還有永遠都在追尋的台灣之光(豪仔),總覺得如何做好自己比較重要,看著別人表現的再好,都沒有修身來得急迫。對於那些運動選手,總覺得很多補助、贊助,都沒有去幫助弱勢人來得有意義,很多選手賺到錢都是做自利的行為比較多,並沒有明顯回饋社會,這樣有什麼值得高興呢?

 

週休看了「獵狼者之死」,算是一本成功的小說,雖沒有什麼具代表性角色,但可以利用19世紀北美的獵獸皮作為時代背景,去探這些住在極地的人們,還是有著很多人性上的問題,而獵狼者會被殺,也是牽扯到利害關係。比較特別的是,把一個原先離奇的失蹤案件,到後來解開後變成平淡如水,反而如何在惡劣的酷寒天氣生存,成為了故事的重點,看的過程不枯燥,雖沒有產生太多內心感覺,卻能夠流暢的看下去。

 

「誰能打贏匯率戰爭呢?」這本很可惜,原先期待是否能夠多些匯率部分的著墨,畢竟匯率是影響經濟的一個重要變數,但是作者只有在前面還算正確的把國際收支的觀念講清楚,也說到了一些自己認為的正確觀念,譬如要能夠經常帳順差,主要來至於價格競爭力與產品的競爭力,後者尤其重要。提及正向或負向循環的觀念也正確,如果產品有競爭力,帶來了順差,然後能夠提升國內所得,刺激內需旺盛,讓升值反映在消費力的強勁,那這樣的升值就是健康的,進入了正向循環。前面也提及了政府角色越吃重,對經濟是不好的影響等等。但中間開始轉為好像在抄書(抄世界經濟霸權:1500 1990),提到了一些國家的強盛,但與匯率看似沒啥相關,這樣也能扯在一塊。另外,後來又認為政府只要能夠做好,是可以避免經濟衰退的,這也與之前的論調不一致,反正後來越看越失望,幾乎後半本都是在快翻。

 

如果近期第一大投機持股續強,我可能會往上賣而讓持股降的更低(低於20%,或更低),然後心中那種看到市場投機的蠢動會更強烈,希望這波不是回升波,否則我推估至少要300-500點來做內心調整,才可能扭轉翻多。這意謂我大概在指數站穩8000後,就要開始評量如果看錯的可能策略。

 

雖上漲開始帶來一些不快,內心產生了矛盾心理,不過這是投機的家常便飯。以前就曾思量過,投機真是一個容易讓人不論漲跌都不愉快的事,當然這樣的想法都是種因於,自己對事情偏向要求、不樂觀。

 

投機真的是自己性格的一面反射鏡,常看到自己那些矛盾的心,卻又苦無改善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