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名詞,是在「犧牲」這故事裡,隊友向主角提及,其願意當副將犧牲,不過是偽善而已。當下想到,有時候人們多數時候的善行,或許都不是本質上的願意,可能只因「這樣做也不錯」,又或「希望得到別人讚許」,並非出於本身自然而然的反應,想到這點,自己或許也有偽善的可能,說著高道德標準之原則,本性真的就是道道地地的好人?

還無法確認本性善良與偽善的分野,但可以確定的,即便不走真善良,我也傾向是真小人,非偽君子,即便是偽善,至少沒有害人之心,也無傷人之意。

可是,這社會太多的偽君子,政客貪污總是先一口否認,然後無法遮掩後,又虛情假意的盼給個自新的機會,試問其沽名釣譽時,會想到那一天東窗事發? 真是活該,只可惜官商勾結下,這類的揭弊可能極少,他絕對不是最差的一個,多數只是沒被挖出來而已。

已故 王 先生元配逝世,潛在繼承人講了一句令人可恥的話,「她教我無私」,這種屁話真的不要亂講,其過往所做所為,哪一點有符合無私,該爭的利益從不放過,私德也有可議之處,這種行為蠻符合標題。

昨看了劍心blog對於「Legal High」日劇的評價,明確的點出喜歡那種符合現實的呈現方式,這也是我認為這部劇較好的主要原因,真實的世界往往做善事是需要能力的,不是單純的打嘴泡而已,或許善良、純真會一時產生令人感動的能量,偶而會有一丁點作用,不過真的如古美門律師所言,比較適合晨間劇那種太美化社會的多數結局,事實上,多數善良的人能夠做的事,頂多就是 陳菊 女士那樣,把多餘的都奉獻出來,但這畢竟對於社會有如杯水車薪般的無效果。

正在看的「新宋」,是以中國歷史中最著名的王安石變法為背景,明白的點出了即便是君子,如果無過人的交際手腕,單憑一腔熱血,最後還是誤國。當代的 馬 先生,明顯無王安石的能力,恐做的更糟,本人也無王安石那樣更清廉的生活,我想沒有比那段歷史,清楚的揭露出改革有多不容易,讓好事辦壞才是常態。

不過,偽善只要其無惡意,不會有太多負面影響,真的可怕的是那些,本質惡意的偽善,太多的人只要充滿私慾,往往會走向這種令人害怕的方向,可惜我們無法光看表面得知人的內心,如同那政客沒被抓包前,還不是一臉正義凜然的虛偽。

要做個八面玲瓏的人,真的很難,昨翻了一本有意思的小書「你不知道絕對會後悔的100句話」,裡面多數的想法都蠻正確的,但還是偏向教人往表面成功的方向進行。在意表象的成敗,這無可厚非,能夠先從短期著手,或許是一種不得不的選項,若說著滿口仁義道德,卻沒有一些現實的成果相襯,鬼才會信服。

不論是真善或偽善,只要沒有惡意,都是無妨的,可惜這想法過於樂觀,太像晨間劇的邏輯。真實的狀況是,不管是善或惡,人們或許要先能夠學習分辨,分辨的辦法無它,唯有試誤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