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劇單從內容的精彩度,或結局的處理方式,不會是需要探討的故事,可是其中對於人性的思維,或許有其價值存在。
這故事雖有漫畫根源,可是內容與漫畫是背離的,因此沒有必須如何進行的包袱。不歡喜那種結局帶著模糊,又採用理想化的犧牲,為什麼不大膽一點讓善與惡結合,讓妖怪完成變成人類的心願,斷了最後面那種老梗,正義無所不在的話語,多可笑啊,為什麼不是邪惡無所不在?
喜歡的是劇中某些想法,譬如「人不是一開始就是好人,而是努力成為好人的」,這點深得我心,如果自己還算好人的話,也是克制了邪惡念頭,或不作邪惡之行徑,並非腦海中只有善的念頭。況且,每每看到周遭人們行小惡多於牛毛(諸多自私行為等),很難沒有那種自己為何要傻傻的,不會跟別人一樣自私自利,反而樂得輕鬆?
這也是為什麼努力成為好人形容的很貼切,沒有自我克制,往往會被輕鬆容易的事所吸引,作惡只要一個念頭即可,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為什麼要選擇辛苦的那一邊,如同故事中的妖怪人,明明一直因為外貌被人們所厭惡或排斥,還是選擇不斷的拯救遇到困難的人們,難怪角色設定是一副苦瓜臉,作這種違心之事如何能夠快樂。
故事中還有一個橋段也很真實,一個角色定位是極度善良的警察,也會因為喪子的仇恨,一度想要以非法正義來報仇,失去了理智。這說明了人確實沒有那種單純的善或單純的惡,可以有主宰的一方,可是即便微小的存在,也可能出現巨大的扭轉,而這種逆轉有99%以上都是邪會勝正,與多數人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我最近想要減少抱怨,絕對不是認為這種行為有助於人們往好的方向進行,反而以為這種行為會姑息養奸,反而讓一些惡意更能夠發揮,理由是多數人無法反省,如果行為偏差還也不會被抱怨,只會更自以為是。但這對於原先過慮的自己是有幫助的,自己會陷入那種擔憂世界變差,最後也壓縮了自我的生存環境,多少帶點自私,可是這種擔憂是無意義的,誰能夠單憑己力扭轉乾坤,Nobody。
另,人們心中的惡念有時候確實需要一點刺激與鼓舞,故事裡是由另一個妖怪人扮演鼓動的角色,而現實的生活中,多數是那種第一次嘗試又沒有被發現或產生負面效果所鼓舞,然後就是有一就有二的延續下去,故最好的遏止方法,很笨卻很有效,就是儘量連一次都不要去嘗試。
這週休看宮部美幸的時代小說「糊塗蟲」,亦藉由剝洋蔥的敘事方式,把人性一層層的展現出來,如要小心那種看似對多數人都表現善意的人,這種思維就是一種很貼切的呈現,試問除非是傻子沒有脾氣,否則誰能夠對任何人都做出一副老好人的模樣,這種假裝只要日子一久,就會釀成一種負面的累積,成了害人能量的源頭。
所以我還是想要減少抱怨而已,並非想要杜絕抱怨,如果沒能讓情緒找到一個出口,於自己的認知,最後反而會累積成更負面的能量。
外表醜陋不可怕,最怕的是內心醜陋,如果用內心的邪惡能量來衡量,人世間說是妖怪人間也沒錯啦,每個人的心裡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妖怪式的黑暗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