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寫完閱讀想法,才想到忘了提作者一貫主張,認為台灣貿易出超產生的過多外匯存底,為了不讓台幣升值,央行釋出過多的新台幣,造成資金浮濫後,轉向炒房,而房市熱絡不過是一種泡沫經濟,未能對於未來生產有貢獻,都是虛幻的金錢遊戲。這個觀點我十分認同。

4月因為4/8的投機重挫,心情還沒有恢復過來,不過也是有些小小的好事。這個月的賣書倒是意外的好,剛完成一個單一最大的買單,共293千多塊一次,以前最多就是2千上下,這次超過了3千,真是感謝,期待再度光臨。

今天反彈是失敗的,失去的往往不容易追回,尤其是持股還需要重整,收盤加權偷拉,可我大後來因為幾檔主要持股反向走低,反而連50-60點所有時的狀況都不如,真是大盤漲百,己僅得三十。這跌多漲少的過程中,年度表現快被加權指數迎頭趕上。

接受了現實,好處是沒有埋怨,這時候無神論者,可以稍稍的傾斜,向把苦水暫時丟給老天。

由於加入了統一超電信,又常到全家領網路書店購書、賣書寄件等,超商已是晚上主要去處。在超商轉為大店(有座椅區)時,就主觀的認為實質效益有限,實際觀察經驗,還是認為效益有限,因平均十之八九,都有沒消費在看報紙、聊天或吃外帶食物的人,難怪從統一超台灣的財報,2012年的營業利益比2011年還衰退,唯一看錯的就是投資者的心態(主要是外資),高達20-30倍的本益比,只能說喜歡就拿去吧,我是沒興趣啦。

看了第一季營收狀況,只能說出現了一開始提到的,都是房市在作祟,一堆營收爆好的都是營建股,推估第一季EPS這族群也是閃亮新星。只可惜這種泡沫現象,除了讓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外,對於台灣經濟幫助有限。就算房價沒跌,空屋率持續上升,這種沒有未來生產力的鋼筋水泥,還是持續不斷的出現。

最近對於投機,總是患得患失,不成熟的表現。對於投機這件事,還有很多需要磨練的地方,尤其在「心」這個地方,要磨得心狠一些,或許才能更進一步。

另,從第一季營收來看,PC相關的營運確實有很明顯衰落的現象,除非能夠吃別人的市場,否則整個大餅萎縮下,多數公司只能沈淪。

對於PC時代結束,我只能說這個電子產業中比較耗人力的部分在消退,對於人力過剩的問題,無疑雪上加霜,請不要問我幾K才是對的,因為我認同王伯達的看法,當人力需求不足下,拿到零 K的人只會越來越多,可這種趨勢仍是無解,在央行只會印鈔票的時代,只能等著最後鈔票變壁紙的一天,自己的有生之年恐怕就要看到了。

雖美股強得很,但美國的經濟數據開始有走弱的跡象,2月新增就業人數下滑很多,或許這是一個警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