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網路上經濟日報的克魯曼專欄說到,「時至今日,聯準會的確非常擔心通膨,但擔心的是通膨率實在太低了。」其實,我認為這想法有些失焦,通膨與經濟成長一直是央行無法免除的兩大責任,但於現今即便為了救市採用了近乎零利率,與做了大量的QE,通膨還是不見蹤影,還有需要討論通膨嗎? 重點應該清楚的放在,如何振興經濟。

FED主席伯南克號稱是經濟大蕭條的研究權威,可是從其作為大概做到了「避免落入大蕭條」的窘境,並無法去有效的刺激經濟,在QE看起來多數是虛幻的金融效果後,也無法做出新的方案,這說明了在政府失靈後,央行也失靈了,最後等著就是經濟成長的失靈。

明明釋出大量貨幣,並佐以超低利率,可是卻引發不了通膨,我認為並非克魯曼所言,「陷入「流動性陷阱」之中,許多人寧願緊抱現金不放」,而是消費過度後,早就遏止了許多人的未來消費力,無新增消費刺激下,自然造成經濟成長疲軟,通時也抑制了通膨的可能。另外,許多人不是寧願緊抱的現金不放,而是當前的所謂投資機會,其實多數都是金融投機,這種不踏實的機會,如何能夠吸引多數資金,閒置很多時候都是迫不得已。

日本這次的貨幣寬鬆,並非貨幣政策有了效果,而是預期心理出現了效果,如果認真去檢視日本實際的經濟數據,就會發現實際經濟還是低迷依舊,完全不像股市從去年11月以來大漲3-4成這樣亮麗, why ? 金融遊戲的終點就是泡沫化,無須管實質如何,只要參與者有期望,過程中給些甜頭,還是有人前仆後繼的參與。

明明經濟不太理想,可是金融市場卻還是興奮異常,這其況也並非少見,我認為無須再考慮通膨問題,如果是央行,應該做好危機管理即可,很清楚這種虛幻的金融走勢,最後一定會泡沫化釀成問題,而央行被迫要去擦屁股,所以思考如何把屁股暫時的擦乾淨,才是重點。

如果要不負責任的建議,很容易出現創新求存字眼,但創新以被濫用,我們能夠做的僅是兩種,「邪惡的人做不道德的掠奪,而良善的人僅能簡單的求生存」如是而已。

請那些吊書袋的學者也好,詐騙集團的金融研究也罷,不要每每談論經濟,就要提到通膨,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