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老的話,一直是股海明燈,也是自我安慰的良方。

我的一個投機困擾是,每每主要持股下跌時,多半心情的痛苦的,可巴老在2012年的致股東的信是這樣說的:

如果你將要在未來成為某支股票的淨買方,不論是直接用自己的錢購買或者間接(透過持有一家正在買回股票的公司),當股價上升時你就受害,當股價不振時你會獲益。不過,情緒因素通常會令事情變得複雜:大多數人,包括將在未來成為淨買入者那些人,看到股價上升會覺得舒服。這些股東就像是看到汽油價格上漲感到高興的通勤者,僅僅因為他們的油箱裡已經裝滿了一天汽油。

主要的差異為,巴老在時間驗證下,已屬於超超超級成功組,而我不過比入門或初級多一丁點,對所挑選的股票沒有足夠的信心,信心不足下,自然下跌會怕,怕是不是有隱藏性利空。我想,如果自己不能進入投機的中段班(成果更好),只能以巴老的話自我安慰,卻無法扭轉這情緒問題。

這幾年,一些不錯的公司,大幅度的拉高本益比後,未來想要靠價值投資,規避系統風險如2008年超過40%的下跌,或2011年約20%的下跌,幾乎不可能。自己心裡覺得,這1-2年會是一個思維轉折點,是需要拋棄舊思維,還是原來只是狗跑得比較遠,只能待時間來驗證。

昨日挑戰高點未果,今天一開始也是充滿高的機會,可走到1-2小時,這機會正快速的退溫。該表現未能表現,透露了台股上漲力道的缺乏,連帶能否創高,或更保守的看能否收紅,從中場來看都未可得知。

某財金雙週刊的年終慶99元特價持續,這週附的是「如何評價一支股票」,早上剛買就先拿來閱讀。內容比較像評價教科書的濃縮版,大致上把內在價值、相對價值這兩類的評價方式有個初步、還算清楚的介紹,可我並沒有信服算一個確切數值來作為投資或投機的參考,原因是依照假設算出來數,依舊缺乏信賴度,所以我看財報,重視的是風險降低,財務狀況、現金流量是否沒有問題,這公司歷史表現經驗(隱含大股東、管理者的行為),然後以相對評價方式來操作,如果一切都是不確定,就如同作者所言,簡單一點會更好。一個作者提及的觀念很好,「收集更多資料,做更多分犧,未必能減少不確定性。諷刺的是,有時候這還可能產生更多的不確定性。page 19)」

當文抄,把作者評價10法則獻上來>>我的想法)

  1. 別怕放棄評價模型,但要謹守基本原則。>>Yes!
  2. 注意市場動態,但別讓市場決定你怎麼做。 >>Yes!
  3. 風險影響價值。 >>Yes!
  4. 成長是有代價的,而且不一定能提升公司價值。 >>Yes!
  5. 美好事物,包括成長,都有結束的時候。沒有什麼是永恆的。 >>Yes!
  6. 注意企業夭折風險。許多公司未成熟前已倒閉。 >>Yes!
  7. 回顧過去,但別忘思考未來。 >>Yes,但有些廢話!
  8. 謹記大數法則,平均數比單一數值可靠。 >>No,多數比單一可靠沒錯,可偏誤的平均數風險不小!
  9. 接受不確定性,面對它,處理它。 >>Yes!
  10. 將故事轉化成為數字。 >>Yes,但很難!

今日投機為正,卻沒能創高,收盤僅盤中高點的1/3不到,連兩天沒掌握機會,前兩大持股當了拖油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