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為瞭解世情後,很多學習都在自我包容提升,無法催眠自己,至少要朝阻力最小處前進。

譬如剛看完的「正向智商」,學習到的是降低心魔的影響,卻無法被後面提升心聖的內容說服。現在常常站在同理心立場,就會感到對方很多惡意或愚昧,可以包容愚昧,卻仍克服不了那種惡意念頭,是自己過不了的關卡。

這念頭是多數工作、人際關係的瓶頸,真的不知,如果自是為了自私理由,去做些自己認為不道德之事,即便幸運換取了富貴,可心理不踏實,這是划算的選擇嗎?

所以,只能選擇阻力最小的地方,目前就是無愧疚的活著,對一些親友也是同樣的建議,追求活在當下,是一個最不易出錯的選擇。

雖親身經歷不多,可藉由閱讀,見聞可能已勝過多數人,得到的體悟是,事物往往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當下看似最好的選擇,那選擇與投資或投機前,認為自己很可能賺錢的想法差異不大,一廂情願。

自己追求高道德,老實說不過也是為自己好,怕世道淪喪過快,自己還沒掛,就可能要嚐到動亂的壞處,可現在這想法逐漸轉淡,非聖賢性格,多數時候什麼也影響不了,管好自己就大不易。

另一個阻力較小處,是從親友著手,如果可慢慢放開生活自我設限,對周遭的人肯定是利大於弊,這就是值得去做的方向。

寫著、寫著,批判魔就跑出來,自己如果能夠有能力一些,在工作或投機上做得更好,能對周遭的人有更好的影響嗎?不知,可無法如願,當下傷心,卻因朝阻力最小處前進的道理,逐漸體悟了這就是所謂的現實,有弊亦有益,雖益處是無法以金錢衡量的經驗價值。

如有氧運動,維持一定量不墜,雖不知體能的真實狀況,可不易臃腫卻是立即可見。今天早上,看到一位過去常看見而近1-2年不常見的人,再次出現在自己常去的課程,臃腫不少,肢體也不如過往可輕鬆跟上音樂、節奏,很多的維持,只能看到這看似沒啥價值的結果。

追求什麼,倒不如說,不想喪失什麼來得容易,自己當下為了不想喪失自我而活著。

昨天在café翻了FB的營運長寫的「挺身而進」,書中對女性不公平處多所埋怨,這是事實,可相對性別,太多不公平存在世上,處於所謂的勝利組還有很多委屈,那落於失敗組的千千萬萬呢?如果想看人生激勵,內容有些看點,可如果想看不公平處,遠不如之前看過那本,黑人被騙為奴的「自由之心」。

倒是,自己未來會更少言些、多傾聽,過去太為所欲言,言多必失,這不成熟處需要改進。

還是,未來要多問一句,想聽直言,或經過包裝的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