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看過關家良一「跑步勝者的100天修練」,昨看了其自傳「跑教交我的王者風範」,對超馬這個運動,有比較清楚了認識。

一般我們認知的馬拉松,大概都是百公里之內的比賽,可超馬主要兩種,如24小時或48小時可以跑多遠,聽到這個時間大概都覺得有點瘋了,沒錯,不帶點瘋勁是不可能參加超馬。

正因為這個高門檻,參加超馬的人並不多,一個具規模的國際比賽也就幾百人之內,而且看到作者拿到一些冠軍所得到的獎金,真的連參加比賽的花費都不夠,日本幾個超馬冠軍選手,如作者、工藤真實等都是上班族,超馬很像是一種休閒運動,而非職業。

「跑步勝者的100天修練」是作者描述其準備一些重要國際賽事前,如何藉由平常練習來維持體能狀態,最大的收穫是,不同運動所用的肌肉群不同,以為超馬選手去參加短程的馬拉松一定吃香,結果是錯的,在短程的比賽中,作者的成績並不突出,而且作者一旦加速去跑,反容易受傷,主要是作者已經把身體訓練的比較適合穩定速度跑步,一旦加速,就會呈現欲速則不達的結果。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利用跑步上下班,一趟都是10-20公里以上的路程,真的很另類,既是訓練,亦是善用最環保的交通工具,超馬除了體能外,最重要的就是精神力,要能夠持之以恆的這樣跑,需要的耐力與恆心,是令人佩服的。

「跑教交我的王者風範」除了花一些篇幅講作者的生平,與參加馬拉松的經歷,最主要的是感念台灣對於2011311大地震的熱心捐助,與作者從參加東吳超馬賽拿到第一個國際超馬冠軍的一些緣分,進行了一次為時13天的跑步環島台灣的有趣經驗,真是個溫馨又辛苦的過程。

以作者經驗,超馬的學習方式是從慢慢跑開始,利用常態性、不算短距離的慢跑(譬如一天20-30公里以上),鍛鍊所需的體能,這讓作者從一開始幾年跑得二二六六,突然在後面幾年躍起成為常勝冠軍的秘訣。

說起來簡單,光要每天維持這種運動量,想到心就涼了一半。

另外在配備上,看不少有關跑步的書,對於鞋子採正反兩極的看法,有倡導赤腳的自然跑法,也有追求科技幫助來增加運動結果,至今無確切定論,以作者經驗,可能因為是超馬,長時間、不算太快速的跑步,如何配速、維持體能是關鍵,鞋子反而不受作者重視,直到跑了近10年,作者才發現其原先的鞋子有過大的問題,也沒造成腳嚴重傷害。

能夠不是因為利(拿獎金養活不了自己),或有一點名的誘惑,能主要因興趣去跑步,並一以貫之,這就是孔子所謂的道吧,要不是自己已有既定量的運動,或許真的會以跑步來作為定量運動的方式。或許,再老一些,不適合做過於激烈的有氧運動,除了增加舒緩性運動,如身心平衡、瑜珈,轉為慢跑是個值得考慮的選項。

如果作者至今可說是超馬人生,那我大概算是閱讀人生吧,呵呵!

閱讀已是睡覺以外,最主要的生活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