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閱【海棠依舊,卷一】,原著小說勝改編電視劇許多。

 

近月有追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昨重拾【海棠依舊】小說第一卷,看過半後,果與觀看電視劇時想法一致,改編地方很多。

最大的不同處有二,一是沒引進穿越這事,這讓主角許多有趣情節不見;二是顧二與齊衡有諸多改編,新增許多與女主連結處。

少第一項頗合理,畢竟穿越已非熱潮,可第二項實為編劇容易有太多根深蒂固思維,這部分在幾個月內大量看電視劇後更肯定(韓、日、陸皆有),太常把主要角色串在一起,雖強化主角間牽絆,卻為此斷送合理性與真實性。

難怪,戲劇常為人詬病的主要問題之一,即缺乏合理性。

昨翻閱【玩別人的錢】,頗可惜的一本書,原覺得可能有不少具意思內容,首頁含諷刺意謂的小故事很好,前幾章還可,其後越看越老套,後半幾乎用翻的。作者點出金融業問題很好,點出高管的道德風險沒錯,可缺乏一個讓我覺得有收穫性內容,多數是歷史重述,顯得乏味。

後想想,近幾月閱讀有自己不少問題,不缺時間可缺乏耐心,讓閱讀並無長進。或許該說是退步,量少無妨,可多數時間做宅男時並沒看書,取代的是看更多電視劇,拿B貨取代A貨本是墮落,自己知道問題,想看看自己能承受到啥地步。

只要不是具上癮風險,花些時間看看自己是啥貨色蠻好的,會大大增進對自我人性體認。

短期投機,昨日犯躁進毛病,雖多數增持屬穩定價差目的,使不含CB持股率提升至46~47%間。遇昨美股回檔,一早起還想真是活該,手賤該賠,沒想到開低幸運收小紅。

短期雖有投機價差機會,仍該保守,該絮絮叨叨的跟自己說,請減持到40%內好嗎?

短期繼續做個宅男,過完農曆年,會思量看看,要怎樣調整無業的日子。正看著【我決定的簡單生活2】一書,作者一開頭提出的個人每日生活方式真的很驚人,是自己該效法的方式。自己當下想先墜落,後再設法爬起來,想看看自己是否具備爬起來的能力。

若一墜不起也無妨,說明自己就是個阿斗,得到一個自證而明。

這些年學到的事情之一,對事情徐徐圖之就好,事緩雖與圓缺關係不大,可對情緒面好處甚大,並容易反饋到行動或結果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