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 馬英九 先生宣布要成立「廉政署」,卻架構在法務部之下,理由還十分荒唐可笑,因為我們是大陸法系。難道有規定什麼法系就該要怎麼做嗎? 做事不是都要以合理性來評估嗎? 即便這樣使「廉政署」根本被組織所牽制,成為一個空架子也無所謂? 被原本就「操守疑慮」的行政機關所控制,還從原本的政風人員去建立廉政署的成員,以前就不執行不力,難道改個名字就會變性? 口水講清廉,卻沒辦法做一些有助清廉的事,又是一個「言過其實」的人罷了。

 

老實說,隨年紀增長,對政治只有越來越失望,這也是對於整體社會展望悲觀的主要原因。人類一直在做「自我毀滅」的事,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大崩壞」這本書,裡面舉了一些例子可以清楚的看到,人類在自私的本性下,最終會幹下什麼事。建構在這樣的思維,就能瞭解權力使人腐化、換了位置換了腦袋等詞的意思,是如此貼切的描述了多數人可能會做的事。

 

為什麼不能摒除一些自私,多少做些真正有益社會的事,讓人類在地球的日子能夠延長一些,這樣生兒育女才有意義,否則還不是把禍害留給下一代。不僅僅政治,多數工作也一樣,為什麼不能「就事論事」,反而要用政治(位置)的角度去思考,自以為圖謀眾人的利益,說穿了不過是在保護自己的利益,不讓自己權力被挑戰,不讓自己的位置被威脅。其實威脅才是人類求進步的動力來源,所謂「生於憂患,死於逸樂」,我都希望自己日子不要太過順遂,讓自己忘了風險,徒增「自以為是」的幻想。

 

必須坦言,要理想化的推動事情確實困難重重,但還是寧願做些自己認為真正有益的事。即便是遇到阻力讓結果為零,至少努力過了,否則寧願不做。現在工作一直有那種遇到阻力讓成果為零的感覺,至少我還是會堅持一開始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如果最後是不被採納就算了,我在意自己有沒有腐化,別人若要腐化,我也沒輒。但肯定的是,如果我還有理想,不會長期待在哪種「沒輒」的環境,只會被消磨,慢慢成為自己所厭惡的那種人。

 

我經常都在告誡自己,不要被權力慾望腐化了理想,不要為了位置就什麼都不敢做,期望自己能夠堅持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