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聽到朋友在我週日去運動的地方附近買房,恰巧網路上有看到附近有特賣會(最後手癢買了一點),就順便繞去看看。尚不知確切位置,不過如果靠近市民大道,那邊多數是服飾店,會比鄰近忠孝東路有些夜店、紅茶店或餐廳來得適合居住,唯一的問題,就是價格。比較不認同的是,朋友把住家與投資混為一談,我覺得這多少是其促使其買房子的動力之一,可如果有投資想法,就比較會以超出日前舒適負擔來買房,後續的還本付息壓力可不小。我已放棄在現今房價或以上去購屋,如果房價依舊火紅,那繼續當無殼蝸牛好了,自己很不想要被財務負擔束縛著。

自己沒有如另一朋友,其每月給予父母的遠比我多,這部分是自己的幸運,或許也是造成自己走向自由行事風格的原因之一,既無房貸,又尚無撫養父母的壓力,才能這般的率性而為,不想為五斗米折腰。

與人合租,最能看出生活能力,共用衛浴廁所時,自己完全負責清理與衛生紙丟棄,現在其他人都懶得負責,把衛生紙丟入馬桶,老舊的排污管線,自然會堵塞,上週堵住了至今還沒完全處理好,果然是眾人反而更容易想推卸責任(多個和尚沒水喝)。至今住處換了十多人,只曾有一人幫我倒過一次垃圾,其餘的都把公用區域、公用垃圾視為無物。

這一兩年,中國選秀節目火紅,節目如雨後春筍出現,光自己現在有看的就有,中國好聲音、中國夢之聲、我為歌狂、中國星力量,看過一次放棄的是快樂男聲,因為歌唱能力太弱了。比較意外的收穫是,認識了不少中國以前紅牌歌手,原想多聽些作品,可惜台灣授權的太少,譬如今天才又認識擔任評審的韋唯、楊鈺瑩,這些90年代活躍的歌手。另,中國好聲音第二季,裡面一些奇怪的元素,可能是想要做到差異化。

看評價,最新的日劇「半澤直樹」好看,昨晚看了前兩集,劇情具張力、緊湊,唯一的缺點是與現實仍有點差距。替上司背黑鍋常見,可想要與之對抗者少,這種講求正義或想要反擊的心,自己也常有,可要這樣落實,還是太難。

沒想到,今天聽大支的專輯,饒舌、嘻哈曲風還蠻能接受的。我還在多元的聽音樂,希望發掘年輕時沒有去尋找,有關於音樂方面的偏好。

剛看日劇,看到一些符合自己的話,「譬如摳門算是生活智慧,……節約這件事,一旦開始就會變成愛好」,不過我不會這樣美化節約,在我心裡,摳門只是想達成自在生活的過程,而節約肯定不是我的愛好,但多少已成習慣。

上週聽到朋友提到清玉這間店,說用了台灣多數的檸檬,之前沒看過,不過昨天騎單車在租處四周逛逛,恰巧看到一間剛開的清玉,而且生意很好,約5-10人在等待。台灣連鎖飲料店能夠長紅的,倒是不太多,看起來五十嵐比較穩定,其餘都起起落落的,今年崛起的清玉,是哪一種呢?

下週台股因電子存貨問題,還是充滿變數,這不確定的挑戰,從沒消失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